(一)指大乘经典。传说佛陀入灭后,大乘经典藏于龙宫,故有此称。如菩萨处胎经卷七、摩诃摩耶经卷下等载,龙宫中藏有胜妙之经典。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三妙胜臻章(大五一·三九○下):“僧问:“如何是妙胜境?”师曰:“龙藏开时,贝叶分明。””[龙树菩萨传、贤首华严传卷一、广弘明集卷十九内典序(沈约)]
(二)即乾隆版大藏经,亦简称清藏。(参阅“清藏”4675)
(杂语)龙宫之经藏也。禅宗龟鉴曰:“庭前柏子话,龙藏所未有底。”
Longzang
清代官版藏经。又名《清藏》。清雍正十一年(1733),于北京贤良寺设立藏经馆,由和硕庄亲王允禄、和硕和亲王弘昼及贤良寺住持超圣等主持;雍正十三年开雕,乾隆三年(1738)竣工,雕成经版79036块。全藏724函,千字文编次天字至机字,1669部,7168卷。版式和《永乐北藏》一致。全藏也分正续两部分,正藏485函,千字文编次天字至漆字,内容完全和《永乐北藏》相同;续藏239函,千字文编次由书字至机字,内容较《永乐北藏》有所增减。刷印100部,颁赐京内外各寺入藏。1935年又印过22部。经版原存宫内武英殿,后移藏于柏林寺,至今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