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十六大力?十六大力是什么意思?

在佛学大词典、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中都找到了“什么是十六大力”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十六大力”的解释

  佛应阿耨达龙王之请,为说无欲之法,并谓若诸菩萨修诸清净行,当得此十六大力,调摄身心,而化诸众生。十六大力即:(一)志力,谓菩萨心志善能总持一切诸佛所说之法,化导众生。(二)意力,谓菩萨心意与佛之所行相同,于诸众生未得度者,皆愿度脱之。(三)行力,谓菩萨能以精进之行,通达一切诸法甚深之义。(四)惭力,谓菩萨能以惭愧之故,远离一切罪业,兴起种种善法。(五)强力,谓菩萨于一切障难之中,能坚忍而不为非行。(六)持力,谓菩萨于所受持之法,皆能演说开导,而无遗忘。(七)慧力,谓菩萨有大智慧,照了诸法皆空,虽千亿魔兵而不能恼之。(八)德力,谓菩萨修无欲行,具诸功德,离诸染着。(九)辩力,谓菩萨有大辩才,于百千劫随解诸法,所说无碍。(十)色力,谓菩萨色相端正,若帝释、梵天及四天王等至菩萨所,一见之顷,黯然无色。(十一)身力,谓菩萨之身坚固清净,犹如金刚,火不能烧,刀不能断,于外道中最高特胜。(十二)财力,谓菩萨于众珍宝,随所念愿,应时即至。(十三)心力,谓菩萨知诸众生性欲,能一其心而顺化之。(十四)神足力,谓菩萨化导众生,能以神通具足之力,即现神变而度脱之。(十五)弘法力,谓菩萨于诸佛之法,能广为一切众生宣说,使众生闻之而不断绝,信受奉行,等除众苦。(十六)降魔力,谓菩萨修习禅定,承顺佛旨,能伏众魔。[三昧弘道广显定意经卷二]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十六大力”的解释

  (名数)佛趣阿耨达龙王之请,为说无欲之法,使诸菩萨修诸清净行,当得此十六大力,调摄身心,而化诸众生也。一、志力,菩萨心志,善总持一切诸佛所说之法,以化众生,名为志力。二、意力,菩萨心意与佛之所行同。于诸众生未度者愿悉度之,名为意力。三、行力,菩萨能以精进之行,通达一切诸法甚深之法义,名为行力。四、惭力,菩萨能以惭愧之故,远离一切罪业,兴同起种种善法,名为惭力。五、强力,菩萨于一切障难中能坚忍而不为非行,名为强力。六、持力,菩萨于所受之法,悉能演说开导,而无遗忘,名为持力。七、慧力,菩萨有大智慧,照了诸法皆空,千亿魔兵,不能恼之。名为慧力。八、德力,菩萨修无欲行,具诸功德,离诸染着,名为德力。九、辩力,菩萨有大辩力,于百千劫随解诸法,所说无碍,名为辩力。十、色力,菩萨色相端正,若帝释梵天及四天王至菩萨所,一见之顷,黯然无色,名为色力。十一、身力,菩萨之身,坚固清净,犹如金刚,火不能烧,刀不能断,于外道中最高特胜,名为身力。十二、财力,菩萨于众珍宝随所念愿应时即至,名为财力。十三、心力,菩萨知诸众生性欲,能一其心顺而化之,名为心力。十四、神足力,菩萨化导众生能以神通具足之力,即现神变,度脱之,名为神通力。十五、弘法力,菩萨于诸佛之法能广为一切众生宣说,使众生闻之而不断绝,信受奉行,等除众苦,名为弘法力。十六、降魔力,菩萨修习禅定,承顺佛旨,能伏众魔,名为降魔力。见三昧弘道广显定意经二。

【三藏法数】对“什么是十六大力”的解释

  [出三昧弘道广显定意经]  佛仇阿耨达龙王请。为说无欲法。令诸菩萨修于清净之行。当得此十六大力。调摄身心。而化众生也。(梵语阿耨达。华言无热恼。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一志力谓菩萨心志。善能总持诸佛一切所说之法。化导众生。是名志力。二意力谓菩萨心意。同佛所行。于诸众生未得度者。悉愿度脱。是名意力。三行力行即进趣之义。谓菩萨能以精进之行。通达一切所说甚深法义。是名行力。四惭力谓菩萨以能惭愧故。远离一切罪行。兴起种种善法。是名惭力。五 - 明·一如等 撰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十六大力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