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dus!kara-carya^。又作苦行。为“易行”之对称。于宗教修行上难以实践之行为,泛称为难行;反之,易修之行为,则称易行。如法华经卷四提婆达多品所载,释迦如来于无量劫以来,为求菩提道,累积“难行苦行”之功德,而未曾止息;及大般若经卷四二四远离品所言,菩萨为度诸有情,多修苦行,受诸重苦,然不起难行苦行之想。上记二经均以“难行”表示艰苦修行之意。另如佛典中经常记载之尼干子外道等,亦以行“难行”之苦行著称。
净土教根据龙树之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易行品所说,将佛陀之教说分判为难行道与易行道二种法门,用来表示菩萨修行至不退位之二种法门。唐代道绰即依此立圣道、净土二门,而谓欲于此土入圣之修行,称为难行道,为自力之圣道门;而期待往生净土之修行,称为易行道,为他力之净土门。[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二、往生论注卷上、安乐集卷上、卷下](参阅“易行”3290)
(术语)艰难之行法也。常曰苦行。或对于易行而言。法华经提婆品曰:“智积菩萨言:我见释迦牟尼如来,于无量劫难行苦行,积功累德,求菩萨道,未曾止息。”报恩经一曰:“难行苦行,发大誓愿。”
艰难修行的方法。 - 陈义孝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