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婆伽婆?婆伽婆是什么意思?

在佛学大词典、丁福保佛学大词典、翻译名义集中都找到了“什么是婆伽婆”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婆伽婆”的解释

  梵语bhagavat。(一)为诸佛通号之一。又作薄伽梵、婆伽梵、婆伽伴、薄阿梵、婆哦缚帝、婆哦缚底、薄伽跋帝。意译作有德、有大功德、有名声、众祐巧分别、能破、世尊。即具备众德为世所尊重恭敬者之意。亦即佛之尊称。

  关于婆伽婆之语义,于大智度论卷二、佛地经论卷一、法蕴足论卷二证净品等诸经论中,皆有引用或释义。又据佛地经论卷一、玄应音义卷三载,婆伽婆(薄伽梵)一名总摄众德,故将其置于经首。此即指诸经首之“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中之“佛”字,译自婆伽婆。由上所述,足证婆伽婆之名广为人知。此外,婆伽婆原无世尊之义,“世尊”一词为一般人所易解,故自古以来译者多以其为婆伽婆之意译。

  又据佛地经论卷一,举出薄伽梵六义,即:(一)自在义,(二)炽盛义,(三)端严义,(四)名称义,(五)吉祥义,(六)尊贵义。另据北本涅槃经卷十八,亦列举出婆伽婆七义,即:(一)  能破烦恼。(二)能成就诸善法。(三)善解诸法义。(四)有大功德,无人能胜。(五)有大名闻,遍于十方。(六)能做种种大惠施。(七)于无量阿僧祇劫吐(即不受之义)女根,尽舍诸恶烦恼。此外,在印度一般人尊称神仙、贵人亦用婆伽婆一语,此时之婆伽婆则具有自在、正义、离欲、吉祥、名称、解脱等六义。(参阅“世尊”1522)

  (二)为阿弥陀佛三十七号之一。于赞阿弥陀佛偈中载有“我顶礼婆伽婆”一语,即撷取诸佛之通号而立名,此乃因十方菩萨为恭敬歌颂阿弥陀佛无量广大之功德,故以具有大功德意味之婆伽婆名,赞叹阿弥陀佛。[增一阿含经卷十四、百论卷上、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大乘义章卷二十末、异部宗轮论述记、翻梵语卷一]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婆伽婆”的解释

  (术语)Bhagavat,一作婆伽伴、婆誐鍐、婆伽梵、薄伽梵、薄阿梵Bhagav&amacron;n(体声,一言声,男声),佛地论举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之六义,智度论出有德、巧分别、有名声、能破之四义。又密教有称女人之秘释。经中多单译曰世尊。佛地论一曰:“薄伽梵者,谓薄伽声依六义转:一、自在义。二、炽盛义。三、端严义。四、名称义。五、吉祥义。六、尊贵义。”智度论二曰:“云何为婆伽婆。天竺语。婆伽,秦言德。婆言有。是名有德。复次,婆伽名分别,婆名巧,巧分别诸法总相别相,故名婆伽婆。复次,婆伽名名声,婆名有。是名有名声。无有得名声如佛者。复次,婆伽名破。婆名能。是人能破淫怒痴,故称婆伽婆。”玄应音义三曰:“婆伽婆,旧云大功德,至圣之名。正言薄伽梵。”慧琳音义十曰:“薄伽伴,或云薄伽梵,或云婆伽婆,或云薄伽跋帝。皆佛第十号也。”饰宗记三本曰:“本音薄伽梵,此方义释为世尊,或名婆伽婆音之转也。”仁王念诵仪轨曰:“婆誐嚩底没驮(引)么(引)谛,婆誐嚩底,敌对翻云具福智者,会意释云世尊。没驮,此云觉。么谛,此云母也。顺此方言,言佛世尊母。婆伽梵者,男声呼也。婆誐嚩底,女声呼也。二俱会意,释云世尊。若依声明敌对释者,婆伽,云破。梵,翻为能。能破四魔,名婆伽梵。又云薄阿梵。依声明论云:薄,名为破。阿,名无生。梵,名为证。智能证阿,名为阿梵。由阿梵故,能破烦恼。故佛世尊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一不异不断不常不增不减。具如是德,名薄阿梵。又云薄伽梵。薄伽,云福智。梵,名为具。会意释云:由具福智庄严满足故,名薄伽梵。又薄伽梵亦是男声。”大日经疏一曰:“薄伽梵者,论师所解,具有六义。今此宗中,薄伽梵是能破义。如人执持利器,多所摧伏。(中略)复次,帝释声论谓女人为薄伽,是欲求因缘能息烦恼义,又是所从生义。金刚顶宗即翻此义云:女人者即是般若佛母,无碍知见人,皆悉从是生。有其志求因缘,得与相应,烦恼戏论,皆悉永息。非如世间欲热,虽小止息,而实更增也。以密教不可直宣故,多有如是隐语,学者当触类思之。(中略)经中多释为世尊,是叹德之总称,西法语法,言及尊者不敢直斥其名,必先叹其功德。如云大智舍利弗、神通目犍连、头陀大迦叶、持律优婆离等。故此经中例云薄伽梵毗卢遮那,今顺此方文势或以世尊居下也。”

【翻译名义集】对“什么是婆伽婆”的解释

  应法师云:薄伽梵,总众德至尚之名也。大论云:一名有德;二名巧分别诸法;三名有名声,无有得名声如佛者;四能破淫怒痴。新云薄伽梵,名具六义。佛地论曰:薄伽梵声,依六义转。一自在,二炽盛,三端严,四名称,五吉祥,六尊贵。颂曰:自在炽盛与端严,名称吉祥及尊贵,如是六德义圆满,是故彰名薄伽梵。其义云何?谓如来永不系属诸烦恼故,具自在义。猛焰智火所烧炼故,具炽盛义。妙三十二大士相等所庄饰故,具端严义。一切殊胜功德圆满,无不知故,具名称义。一切世间亲近供养,咸称赞故,具吉祥义。具一切德,常起方便,利益安乐一切有情,无懈废故,具尊贵义。唐奘法师明五种不翻:一、秘密故不翻,陀罗尼是;二、多含故不翻,如薄伽梵含六义故;三、此无故不翻,如阎浮树;四、顺古故不翻,如阿耨菩提,实可翻之,但摩腾已来,存梵音故;五、生善故不翻,如般若尊重,智慧轻浅,令人生敬,是故不翻。 - 宋·普润法云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婆伽婆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