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种生死之一。指三界众生之生死。为“变异生死”之对称。分段,指由于果报之异而有形貌、寿量等之区别。盖三界众生所感生死之果报各有类别、形貌、寿量等之限度与差异,故称分段生死。又作分段死、有为生死。依唯识家之说,分段生死系以有漏之善恶业为亲因,以烦恼障为助缘所感三界之粗异熟果。以身命有长短,随因缘之力而定有齐限,故称为分段,亦即三界、五趣之生死。
大乘义章卷八将分段生死分为二种,谓三涂之报为恶道分段,人天之报为善道分段。复于大乘人中恶道分段立三阶,即:(一)凡夫所受之生死,以恶业为因,四住为缘。 (二)十住菩萨所受之生死,以恶业为因,四住为正缘,悲愿为随助。(三)种性以上初地菩萨所受之生死,以恶业为因,悲愿为正缘,四住为随助。善道分段亦有三阶,即:(一) 凡夫二乘乃至十住菩萨所受之生死,以善业为因,四住为缘。(二)种性解行之菩萨所受之生死,以善业为因,四住为正缘,悲愿为随助。(三)地上菩萨所受之生死,以善业为因,悲愿为正缘,四住为随助。此外并详说其报尽之位次。又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本列举分段生死之四魔,即分段烦恼魔、分段蕴魔、分段死魔、分段天魔等。[胜鬘经一乘章、成唯识论卷八、胜鬘宝窟卷中本、成唯识论述记卷八末、摩诃止观卷七上、法华经玄义卷二上、卷六下、华严五教章卷二、华严经探玄记卷六]
(术语)二种生死之一,为轮回六道凡身之生死也。轮回六道之身,各随其业因而寿命有分限,形体有段别,故曰分段。大乘义章八本曰:“言分段者,六道果报,三世分异,名为分段。分段之法,始起为生,终谢为死。”胜鬘宝窟中末曰:“分段生死者,谓色形区别,寿期长短也。”唯识了义灯六末曰:“言分段者:分谓齐限,即谓命根。段谓差别,即五蕴体。舍此受余有差别故,(中略)皆随因缘有定齐限,故名分段。”
一切众生,在三界六道中,由于善恶业所感,其寿命皆有分限,其身形皆有段别,故其生死,名分段生死,为二种生死之一。 - 陈义孝编
成唯识论八卷十四页云:一、分段生死。谓诸有漏善不善业,由烦恼障缘助势力,所感三界麁异熟果。身命短长,随因缘力,有定齐限;故名分段。 - 朱芾煌
二种生死之一,指三界众生之生死。为“变易生死”的对称。依唯识家说,分段生死是以有漏善恶业为亲因,以烦恼障为助缘所感三界的粗异熟果。以身命有长短,随因缘之力而定有齐限,故称为分段,亦即三界、五趣之生死。见《成唯识论》卷八。 - 于凌波居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