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七财?七财是什么意思?

在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法门名义集、法相辞典、佛学次第统编、阿含辞典中都找到了“什么是七财”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七财”的解释

  (名数)见七法财,七圣财条。

【三藏法数】对“什么是七财”的解释

  [出十诵律并未曾有因缘经]  财者。信等七种出世间之法财也。一切众生。行此七法。资成道果。故谓之财。一信财信即信心。谓信能决定受持正法。以为世佛之资。故名信财。二进财进即精进。谓未能见真谛理。而一心精进求出离道。以为成佛之资。故名进财。三戒财戒即戒律。谓戒为解脱之本。能防身口意之非。止身口意之恶。以为成佛之资。故名戒财。四惭愧财惭者惭天。愧者愧人。谓既能惭愧。则不造诸恶业。以为成佛之资。故名惭愧财。五闻财闻为三慧之首。闻必能思。思必能修。谓若 - 明·一如等 撰

【法门名义集】对“什么是七财”的解释

信戒施闻慧惭愧。是名七财。以能资助正道故名为财 - 唐·李师政 撰

【法相辞典】对“什么是七财”的解释

  集异门论十六卷十三页云:七财者:云何为七?一者、信财,二者、戒财,三者、惭财,四者、愧财,五者、闻财,六者、舍财,七者、慧财。云何信财?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有圣弟子,于如来所,修植净信,根生安住;不为沙门或婆罗门或天魔梵或余世间如法引夺。是名信财。云何戒财?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有圣弟子,离断在命,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饮诸酒;是名戒财。云何惭财?答:如世尊说:有具惭者,于可惭羞恶不善法,有诸杂染,能感后有,有极炽然苦异熟果,能引后世生老死法;深起惭羞。是名惭财。云何愧财?答:如世尊说:有住愧者,于可愧耻恶不善法,有诸杂染,能感后有,有极炽然苦异熟果,能引后世生老死法;深生愧耻。是名愧财。云何闻财?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有圣弟子,多闻闻持,其闻积集。谓佛所说无上法要,初中后善,文义巧妙,纯一圆满,清白梵行。彼于如是无上法要,具足多闻,能持语义,极善通利,心无散乱,见善通达。是名闻财。云何舍财?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有圣弟子,于为悭垢所缠众中,能离悭垢。虽住居家;而心无着。能行惠舍,能舒手施。常乐弃舍,好设祠祀。惠舍具足。于行施时,平等分布。是名舍财。云何慧财?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有圣弟子,能如实知此是苦圣谛,此是苦集圣谛,此是苦灭圣谛,此是趣苦灭道。是名慧财。 - 朱芾煌

【佛学次第统编】对“什么是七财”的解释

  十诵律云七财,财者信等七种出世间之法财也。一切众生,行此七法,资成道果,故谓之财。
  一、信财  信即信心,谓信能决定受持正法,以为成佛之资,故名信财。
  二、进财  进即精进,谓未能见真谛理,而一心精进,求出离道,以为成佛之资,故名进财。
  三、戒财  戒即戒律,谓戒为解脱之本,能防身口意之非,止身口意之恶,以为成佛之资,故名戒财。
  四、惭愧财  惭者惭天,愧者愧人,谓既能惭愧,则不造诸恶业,以为成佛之资,故名惭愧财。
  五、闻财  闻为三慧之首,闻必能思,思必能修。谓若能闻佛声教,则开发妙解,如说而行,以为成佛之资,故名闻财。
  六、舍财  舍即舍施,谓若能运平等心,无憎无爱,身命资财,随求即施,无所吝惜,以为成佛之资,故名舍财。
  七、定慧财  定慧即止观也。定则摄心不散,止诸妄念;慧则照了诸法,破诸邪见。以为成佛之资,故名定慧财。 - 明·杨卓

【阿含辞典】对“什么是七财”的解释

七种修行人无形的财富,即「信(自信)、戒(守戒)、惭(耻于自己之恶)、愧(耻于自己善之不足)、闻(闻法)、施(布施)、慧(智慧)」。 - 庄春江居士编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七财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