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七分别?七分别是什么意思?

在佛学大词典、唯识名词白话辞典中都找到了“什么是七分别”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七分别”的解释

  唯识家将心识之认知作用分为有相、无相、任运、寻求、伺察、染污、不染污等七种分别。据瑜伽师地论卷一所释:(一)有相分别,谓于过去所受之义,诸根成熟而善于名言者所起之分别。(二)无相分别,谓随过去所引者,及婴儿等,不善于名言者所起之分别。(三)任运分别,谓于现前之境界,随境之势力,任运而转者所起之分别。(四)寻求分别,谓观察寻求诸法所起之分别。(五)伺察分别,谓于已所寻求、已所观察者,复加以伺察安立所起之分别。(六)染污分别,谓因顾恋过去,希乐未来,执着现在所起之分别。例如恚分别、害分别,或与烦恼、随烦恼中任何一法相应所起之分别,皆属染污分别。(七)不染污分别,例如善、无记等法即属之。谓出离分别、无恚分别、无害分别,或与信等任何一善法相应所起之分别,或威仪路、工巧处,及各种变化所起之分别。同论卷五谓此七分别皆以寻伺为体。另据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二所说之七分别,前三者与瑜伽师地论所说各异,即:有相分别,谓取过去与现在境界之种种相;无相分别,谓希求未来之境而行;任运分别,谓五识身于自境界任运而转。其余之寻求分别、伺察分别、染污分别及不染污分别等四者,皆以计度分别为自性。[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五末]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对“什么是七分别”的解释

唯识家将心识的认知作用,分为有相、无相、任运、寻求、伺察、染污、不染污等七种分别。《瑜伽师地论》卷一所载:有相分别,谓于过去所受之义,诸根成熟而善于名言者所起的分别。二、无相分别,谓随过去所引者,及婴儿等,不善于名言者所起的分别。三、任运分别,谓于现前之境界,随境之势力,任运而转者所起的分别。四、寻求分别,谓观察寻求诸法所起的分别。五、伺察分别,谓于已所寻求、已所观察者,复加以伺察安立所起的分别。六、染污分别,谓因顾恋过去,希乐未来,执著现在所起的分别。例如恚分别、害分别,或与烦恼、随烦恼中任何一法相应所起的分别,皆属染污分别。七、不染污分别,例如善、无记等法即属之。谓出离分别、无恚分别、无害分别,或与信等任何一善法相应所起的分别。见《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五。 - 于凌波居士著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七分别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