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七界?七界是什么意思?

在佛学大词典、法相辞典、唯识名词白话辞典中都找到了“什么是七界”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七界”的解释

  又称七心界、七识界。即十八界中,于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再加上六根之意根。于十二处中,意根收摄其他六识,成为意处一者。又于十八界中别说六识,意根仅存其名,于六识外并无别体,即摄于六识中。故知“七界”一词,虽有七之名,实质仅为一或六。其所以于六识外别加意根,而立七界之说者,说一切有部主张,自性不知自性,为不许二心并起,故仅说六识心王,则自知之“心”的自觉层面必隐没,而欲说明此一自觉层面,故以时间前后采自性知他性之说,且于六识之外,另立一意根为六识于过去所落谢者。[俱舍论本颂分别界品第十六颂、顺正理论卷三、俱舍论卷一、杂阿毗昙心论卷一、阿毗达磨显宗论卷十]

【法相辞典】对“什么是七界”的解释

  瑜伽九十六卷三页云:复有七界。一、光明界,二、清净界,三、空处界。四、识处界,五、无所有处界,六、非想非非想处界,七、灭界。
  二解:大毗婆沙论八十五卷一页云:如契经说:有一苾刍,来诣佛所,顶礼佛足,退坐一面,而白佛言:世尊说有明界、净界、空无边处界、识无边处界、无所有处界、非想非非想处界、灭界。如是七界缘何施设?世尊告曰:缘暗故,施设明界。缘不净故,施设净界。缘色趣故,施设空无边处界。缘边际故,施设识无边处界。缘所有故,施设无所有处界。缘有身故,施设非想非非想处界。缘有身灭故,施设灭界。问:此中苾刍,依何事问?世尊复以何事而答?答:此中苾刍,依八解脱。覆相而问?佛亦以此,覆相而答。明界者:谓初二解脱。净界者:谓第三解脱。四无色处界者:谓四无色解脱。灭界者:谓想受灭解脱。问:何故苾刍依八解脱,覆相而问?答:以彼苾刍,少欲喜足,覆藏己善;不欲令他知自有德。故作此问:问:何故世尊以八解脱覆相而答?答:欲令苾刍,意乐满故。谓彼苾刍,作如是念:若佛为我覆相而答八解脱者;岂不善哉。由此世尊覆相而答。此中缘暗故施设明界者:暗、谓欲界缘色处贪。初二解脱。是彼对治;故缘彼立。缘不净故施设净界者:不净、谓初二解脱。第三解脱,是彼对治;故缘彼立。缘色趣故施设空无边处界者:色趣、谓第四静虑。第四解脱。是彼对治;故缘彼立。缘边际故施设识无边处界者:边际、谓空无边处。彼住色边际故。第五解脱,是彼对治;故缘彼立。缘所有故施设无所有处界者:所有、谓识无边处。彼有无边行相转故。第六解脱,是彼对治故缘彼立。缘有身故施设非想非非想处界者:有身、谓无所有处。此犹有生死身,非全无所有故。第七解脱,是彼对治;故缘彼立。缘有身灭故施设灭界者:有身灭、谓非想非非想处。以彼能灭无所有处有身法故。第八解脱,是彼对治;故缘彼立。 - 朱芾煌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对“什么是七界”的解释

七界又称七心界、七识界。即十八界中,于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外,再加上六根的意根。于十二处中,意根收摄其他六识,成为意处一者。又于十八界中别说六识,意根仅存其名,于六识外并无别体,即摄于六识中。故知“七界”一词,虽有七之名,实质仅为一或六。其所以于六识外别加意根,而立七界之说者,说一切有部主张,自性不知自性,为不许二心并起,故仅说六识心王,则自知之“心”的自觉层面必隐没,而欲说明此一自觉层面,故以时间前后采自性知他性之说,且于六识之外,另立一意根为六识于过去所落谢者。此说见《俱舍论》卷一。 - 于凌波居士著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七界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