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七种慢?七种慢是什么意思?

在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法相辞典中都找到了“什么是七种慢”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七种慢”的解释

  (名数)见慢条。

【三藏法数】对“什么是七种慢”的解释

  [出楞严经并毗婆沙论]  谓诸众生无明妄惑。障覆于心。而生执取。恃己凌他。贡高自大。于佛法中自谓满足。所计不同。故有七种也。一慢慢者。谓同类相傲也。如于相似法中。执己相似。又于下劣中执己为胜也。二过慢过慢者。谓于同类相似法中。执己为胜。或复他人胜于己处。执为相似。言我与他同也。三慢过慢过慢者。于胜争胜也。谓他本胜于己。而执己为胜。言我定能胜于他也。四我慢我慢者。恃己凌他也。谓倚恃己之所能。欺凌于他也。五增上慢增上慢者。未得谓得也。谓未得上圣之 - 明·一如等 撰

【法相辞典】对“什么是七种慢”的解释

  俱舍论十九卷十页云:论曰:且慢随眠,差别有七。一、慢,二、过慢,三、慢过慢,四、我慢,五、增上慢,六、卑慢,七、邪慢。令心高举,总立慢名。行转不同,故分七种。于劣于等,如其次第,谓己为胜,谓己为等;令心高举,总说为慢。于等于胜,如其次第,谓胜谓等:总名过慢。于胜谓胜;名慢过慢。于五取蕴,执我我所;令心高举;名为我慢。于未证得殊胜德中,谓已证得;名增上慢。于多分胜,谓己少劣;名为卑慢。于无德中,谓己有德;名为邪慢。
  二解:大毗婆沙论四十三卷十八页云:复次慢有七种。一、慢,二、过慢,三、慢过慢,四、我慢,五、增上慢,六、卑慢,七、邪慢。慢者:于劣谓己胜;或于等谓己等。由此起慢,已慢,当慢,心举恃,心自取。过慢者:于等谓己胜:或于胜谓己等。由此起慢,广说如前。慢过慢者:于胜谓己胜。由此起慢,广说如前。我慢者:于五取蕴,谓我我所。由此起慢,广说如前。增上慢者:于胜功德,未得谓得;未获谓获;未触谓触;未证谓证。由此起慢,广说如前。卑慢者:于他多胜,谓己少劣。由此起慢,广说如前。邪慢者:实自无德,谓己有德。由此起慢,广说如前。 - 朱芾煌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七种慢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