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ma^m!sa-caks!us,巴利语mam!sa-cakkhu。乃五眼之一。指人之肉眼。凡夫以此肉眼可分明照见色境。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四上):“肉眼清彻,靡不分了。”然肉眼有诸多障碍,据大智度论卷三十三载,肉眼能清晰照见近处之景物,于远处者则否;照见眼前之景物时,即无法同时照见背后者;能照见外在者,却无法照见内在者;白昼时能照见诸物,黑夜中则否。反之,佛菩萨以修行之功德,能照见一切诸法及其实相。[大智度论卷三十九、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四、宗镜录卷五十五](参阅“五眼”1151)
(术语)五眼之一。人间肉身之眼也。无量寿经下曰:“肉眼清彻靡不分了。”涅槃经曰:“天眼通非碍,肉眼碍非通。”王建诗曰:“争将肉眼看云天。”
人间肉身之眼,为五眼之一。 - 陈义孝编
《金刚经》中说佛有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对于佛来说,五眼只是一智所显示,一眼所具足的五种功能。如果分别而论,凡人所具有的肉眼层次最低。后用“肉眼”、“肉眼凡胎”指普通的人不具有超凡的智慧、功能。《西游记》第二十五回:“他收了铁棒,迳往前来,把毫毛一抖,收上身来。那些人肉眼凡胎,看不明白。”《好逑传》第五回:“我学生肉眼凡胎,一时不识,多有得罪。”今用肉眼表示在未用光学仪器帮助下的人的眼睛。如:肉眼看不见细菌。(禹振声)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如三眼中说。
二解 集异门论五卷十五页云:肉眼云何?答:杂骨肉血,净四大种所造眼界眼处眼根;是名肉眼。 - 朱芾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