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住十方一切世界之三十五佛。据三十五佛名礼忏文所载,计有:( 一)释迦牟尼佛。(二)金刚坚固能摧佛,又作金刚不坏佛。(三)宝焰佛,又作宝光佛。(四)龙自在王佛,又作龙尊王佛。(五)勤勇军佛,又作精进军佛。(六)勤勇喜佛,又作精进喜佛。(七)宝火佛。(八)宝月光佛。(九)不空见佛,又作现无愚佛。(十)宝月佛。(十一)无垢佛。(十二)离垢佛。(十三)勇施佛。(十四)净行佛,又作清净佛。 (十五)梵施佛,又作清净施佛。(十六)水王佛,又作婆留那佛。(十七)水天佛。(十八)贤吉祥佛,又作坚德佛。(十九)无量威德佛,又作栴檀功德佛。(廿)栴檀吉祥佛,又作无量掬光佛。(廿一)光吉祥佛,又作光德佛。(廿二)无忧吉祥佛,又作无忧德佛。(廿三)那罗延吉祥佛,又作那罗延佛。(廿四)华吉祥佛,又作功德华佛。(廿五)莲华光游戏神通佛。(廿六)财吉祥佛,又作财功德佛。(廿七)念吉祥佛,又作德念佛。(廿八)善称名号吉祥佛,又作善名称功德如来。(廿九)帝幢幡王佛,又作红炎幢王如来。(卅)斗战胜佛,又作善游步功德如来。(卅一)勇健吉祥佛,又作斗战胜如来。 (卅二)勇健进佛,又作善游步如来。(卅三)普遍照曜庄严吉祥佛,又作周市(匝)庄严功德如来。(卅四)宝莲华游步佛,又作宝莲游步如来。(卅五)宝莲华妙住山王佛,又作宝莲华善住娑罗树王如来。又同书后记载称,五天竺大乘修行者,常于六时礼忏三十五佛而不缺。三十五佛之信仰,于今犹盛行于西藏。[决定毗尼经、大宝积经卷九十优波离会、观虚空藏菩萨经、法苑珠林卷八十六]
(名数)佛说决定毗尼经说犯五无间业者宜于三十五佛之边至心忏悔。三十五佛者:一释迦牟尼佛、二金刚不坏佛、三宝光佛、四龙尊王佛、五精进军佛、六精进喜佛、七宝火佛、八宝月光佛、九现无愚佛、十宝月佛、十一无垢佛、十二离垢佛、十三勇施佛、十四清净佛、十五清净施佛、十六婆留那佛、十七水天佛、十八坚德佛、十九栴檀功德佛、二十无量掬光佛、廿一光德佛、廿二无忧德佛、廿三那罗延佛、廿四功德华佛、廿五莲华光游戏神通佛、廿六财功德佛、廿七德念佛、廿八善名称功德佛、廿九红炎幢王佛、三十善游步功德佛、三十一斗战胜佛、三十二善游步佛、三十三周匝庄严功德佛、三十四宝华游步佛、三十五宝莲华善住婆罗树王佛。不空译之三十五佛名礼忏文亦列之。但译语有新旧之别。
佛说决定毗尼经说犯了五无间业的人,应在三十五佛之前至心忏悔。三十五佛者,即释迦牟尼佛、金刚不坏佛、宝光佛、龙尊王佛、精进军佛、精进喜佛、宝火佛、宝月光佛、现无愚佛、宝月佛、无垢佛、离垢佛、勇施佛、清净佛、清净施佛、婆留那佛、水天佛、坚德佛、旃檀功德佛、 - 陈义孝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