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梵语asam!khya。阿僧祇之略称。意译无数、无央数。印度数目之一,指极大、不可数之数目。(参阅“阿僧祇”3666)
(二)梵语sa^m!ghika。意译众、数。如僧祇律、僧祇物等。
(术语)S&amacron;&mdotabv;ghika,译曰众,数。僧祇部,僧祇律,僧祇物等。[囗@又]阿僧祇Asa&mdotabv;khyeya之略。译曰无数,无量。
1.华译为大众。2.阿僧祇的简称,华译为无数,或无量。 - 陈义孝编
此云四方僧物。律钞:四种常住:一常住常住,谓众僧厨库寺舍众具,华果树林田园仆畜等。以体局当处,不通余界,但得受用,不通分卖,故重言常住。二十方常住,如僧家供僧常食,体通十方,唯局本处,此二名僧祇物。三现前现前,谓僧得施之物,唯施此处现前僧故。四十方现前,如亡五众轻物也。若未羯磨,从十方僧得罪,若已羯磨,望现前僧得罪,此二名现前僧物。 - 宋·普润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