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见四果条。
[出金刚经疏] 一须陀洹果梵语须陀洹。华言入流。又名预流。即初果也。谓此人断三界见惑尽。预入圣道法流。故名入流。(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二斯陀含果梵语斯陀含。华言一来。即第二果也。谓此人于欲界九品思惑中。断前六品尽。后三品犹在。须更来欲界一番受生。故名一来。(思惑者。谓眼等五根对色等五尘。心起贪受。迷惑不了也。九品得。于上中下三品中又各分三品也。)三阿那含果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即第三果也。谓此人断欲界后三品思惑尽。更不来欲界受生。故 - 明·一如等 撰
前总说修行五位,兹单述四果,金刚经疏云声闻四果。
一、须陀洹果 梵语须陀洹,华言入流,又名预流,即初果也。谓此人断三界见惑尽,预入圣道法流,故名入流。
二、斯陀含果 梵语斯陀含,华言一来,即第二果也。谓此人于欲界九品思惑中,断前六品尽,后三品犹在,须更来欲界一番受生,故名一来。
三、阿那含果 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即第三果也。谓此人断欲界后三品思惑尽,更不来欲界受生,故名不来。
四、阿罗汉果 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即第四果也。谓此人断色界无色界思惑尽、四智已圆,已出三界,已证涅槃,无法可学,故名无学。 - 明·杨卓
指小乘声闻修行所得之四种证果。其阶段依次为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或仅指第四之阿罗汉果。 - 于凌波居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