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称十二无为或十二空。即真如之十二种异名。(一)真如,真者真实,如者如常。诸法之体性真实如常。(二)法界,界者所依之义。真如为诸法之所依。(三)法性,是为诸法之体性。(四)不虚妄性,法性真实而离虚妄。(五)不变异性,法体不变不改。(六)平等性,离诸法之差别相,平等不二。(七)离生性,离生灭。(八)法定,法性常住。 (九)法住,住于真如之法位。(十)实际,极真如之实理,至于穷极之际。(十一)虚空界,理体周遍。(十二)不思议界,理体绝思虑言议,不可思议。[大般若经卷三六○](参阅“真如”4197)
(名数)又名十二无为,十二空:一真如,二法界,界者所依之义。是为诸法所依之所也。三法性,是乃诸法之体性,故曰法性。四不虚妄性,对于诸法有为之虚妄性而云不虚妄性。五不变异性,对于诸法之生灭变异而云不变异性,六平等性,对于诸法之差别不同而云平等性。七离生性,离生灭故云离生性。八法定,法性常住,故云法定。九法住,诸法住于真如之法位,故云法住。十实际,是为诸法性真实之际极,故云实际。十一虚空界,以喻理体之周遍法界,故云虚空界。十二不思议界,理体绝言思,故云不思议界。见大涅槃经。
(名数)又名十二空十二无为。见真如条。
又名十二无为,或十二空。一、真如,即诸法的体性真实如常;二、法界,界是所依之义,即诸法所依之所;三、法性,即诸法的体性;四、不虚妄性,即毫无虚妄;五、不变异性,即没有生灭变异;六、平等性,即没有差别不同;七、离生性,即离生灭;八、法定,即法性常住;九、 - 陈义孝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