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十支论?十支论是什么意思?

在佛学大词典、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佛学常见辞汇、唯识名词白话辞典中都找到了“什么是十支论”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十支论”的解释

  以瑜伽师地论为本论,叙述支分义理之十部书。又作十支末论或十支。即:(一)百法明门论,又作略陈名数论,世亲造。(二)大乘五蕴论,又作粗释体义论、依名释义论,世亲造。(三)显扬圣教论,又作总包众义论,无著造。(四)摄大乘论,又作广包大义论,无著造;有世亲、无性之释论。(五)阿毗达磨集论及杂集论,集论为无著造,师子觉为之作释,杂集论为安慧糅合集论与师子觉之释而成。(六)辩中边论,又作离僻彰中论,本颂系由弥勒菩萨所造,世亲造释论。(七)二十唯识论,又作摧破邪山论,世亲造,并亲作释论。(八)三十唯识论,又作高建法幢论,世亲造本颂,护法等十师造释论,仅存本颂行世。(九)大乘庄严论,又作庄严体义论,弥勒菩萨造本颂,世亲造释论。(十)分别瑜伽论,又作摄散归观论,弥勒菩萨造本颂,世亲造释论。十论之中,仅分别瑜伽论缺传译。而至后世,或有除去摄大乘论,加入陈那之正理门论为十支论。[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一之本、大藏法数卷五十八]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十支论”的解释

  (名数)以瑜伽论为本论,其他释论为支论,总有十论:一、百法论。又名略陈论,数论。二、五蕴论。又名粗释体义论。依名释义论。已上二论是天亲菩萨所作。三、显扬论。又名总包集义论。是无着菩萨所造。四、摄大乘论。又名广包大义论。是无着菩萨造。其释论为天亲及无性造。五、杂集论。又名分别名数论。广陈体义论。是无着等所作。今盛行者,唯觉师子之释论及安慧菩萨之糅论也。六、辨中边论。又名离僻彰中论。本颂是慈氏菩萨造,释论是天亲菩萨造。七、十二唯识论。又名摧破邪论。八、三十唯识论。又名高建法幢论。此二论本颂皆为天亲所造,三十唯识之释,是护法菩萨等十师造。二十唯识为天亲菩萨造。九、大庄严论。又名庄严体义论。此论本颂为慈氏菩萨造。释为天亲菩萨造。十、分别瑜伽论。又名摄散归观论。是慈氏菩萨所造。

【佛学常见辞汇】对“什么是十支论”的解释

  以瑜伽论为本的十种支论,即百法论、五蕴论、显扬论、摄大乘论、杂集论、辨中边论、二十唯识论、三十唯识论、大庄严论、分别瑜伽论。 - 陈义孝编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对“什么是十支论”的解释

以《瑜伽师地论》为本论,叙述支分义理的十部书,称为十支论。即:一、《百法明门论》,又作略陈名数论,世亲造。二、《大乘五蕴论》,又作粗释体义论、依名释义论,世亲造。三、《显扬圣教论》,又作总苞众义论,无著造。四、《摄大乘论》,又作广苞大义论,无著造;有世亲、无性之释论。五、《阿毗达磨集论杂集论》,集论为无著造,师子觉为之作释,杂集论为安慧糅合集论与师子觉之释而成。六、《辨中边论》,又作离僻彰中论,本颂系由弥勒菩萨所造,世亲造释论。七、《二十唯识论》,又作摧破邪山论,世亲造,并亲作释论。八、《三十唯识论》,又作高建法幢论,世亲造本颂,护法等十师造释论,仅存本颂行世。九、《大乘庄严论》,又作庄严体义论,弥勒菩萨造本颂,世亲造释论。十、分别瑜伽论》,又作摄散归观论,弥勒菩萨造本颂,世亲造释论。以上十论之中,《分别瑜伽论》一书中土未译。见《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一。 - 于凌波居士著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十支论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