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所结之印契。印,梵语 mudra^,巴利语mudda^,音译母陀罗,乃记号之意;又作印契、印相、密印等,为教义规范之表记,如一法印、三法印。密教四种曼荼罗谓“四智印”,即:大智印(指佛、菩萨之形像)、三摩耶智印(表佛、菩萨所持之物或手势之形像)、法智印(表佛、菩萨德行之文字)、羯磨智印(表佛、菩萨自利利他之智用)。此即将佛、菩萨证悟之境界以具体之器物或手势表达。
印有“有相”、“无相”两种区别。有相印即以色彩、形状、姿态表示之;无相印不以色彩、形状、姿态表示,而在于体会真意,举凡一投足一举手等一切动作皆是。手印之种类甚多,大日经密印品即谓,十二合掌与六种拳为基本之手印。(六拳即金刚拳、莲华拳、内缚拳、外缚拳、如来拳、忿怒拳。)
由于修行者结手印即能感受佛、菩萨之力量而与之成为一体,故结印、解印,必要拜师亲授,敬谨慎重。结手印之二手(日月掌、二羽)及十指各有其不同之含义。左右手分别表示止、观,定、慧,权、实,慈、悲等,小指次第至大指则表示色、受、想、行、识或地、水、火、风、空。代表佛手印者,乃金刚界大日智拳印;胎藏界则以大日法界定印、弥陀力端定印表示五智、五佛之五股印;其他另有施无畏印、与愿印、触地印等。
观音莲花、文殊利剑以及焰摩法王之人头杖等均为契印。此外,初入密教者必先学习十八道契印。(参阅“印相”2231)
(术语)手指所结之印也。陀罗尼集经二曰:“诵咒有身印等种种印法,若作手印诵诸咒法,易得成验。”[囗@又]古人多作印于指环上,亦如今人系图章于扇柄上。取其便用故也。根本杂事曰:“佛听比丘畜印,以为记验。但不听着指环,及宝庄饰,许用钥石赤铜白铜牙角五种物作。又印有二种:一是大众,二是私物。若大众印,可刻转法轮像,两边安鹿,伏跪而住。其下应书元本造寺,施主名字。若私印,刻作骨锁像,或作髑髅形,欲令见时生厌离故。凡律中言手印指印,皆准此。”诺皋记曰:“南天竺国娑陀婆恨王有宿愿,每年所赋细緤。并重叠积之,手染郁金柘于緤上,千万重手印皆透。”又契券中用摹指纹为证曰手印。元杂剧有离书手印。
手指所结成的印契。 - 陈义孝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