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谓世间有四种不可能达成之事,即:(一)常少不可得,无法达到常为年少之愿望。(二)无病不可得,无法达到永保健康之愿望。(三)长寿不可得,无法达到长生不老之愿望。(四)不死不可得,无法达到永生不死之愿望。此说见于西晋竺法护所译之四不可得经。[增一阿含经卷十八、大明三藏法数卷十六]
(二)于四念处作观,则可了知吾人之身、受、心、法等四者皆如虚空,了不可得。据诸法无行经卷上载,佛尝对文殊菩萨宣说,当来世之比丘,若于身、受、心、法等四者,了知不净、苦、无常、无我之理,则为如实修达四念处之观法。
(名数)一常少不可得,二无病不可得。三长寿不可得,四不死不可得。见四不可得经。
[出诸经要集] 佛告诸比丘。世有四事不可得免。古今已来。天地成立。无免此苦。以斯四苦。佛兴于世。令诸众生。咸得脱离。(梵语比丘。华言乞士。)一常少不可得谓年幼之时。发黑齿白。形貌光泽。众人胆戴。莫不爱敬。一旦老耄。头白落。短气呻吟。欲使常少不至老者。终不可得。二无病不可得谓身体强健。行步轻便。一旦疾病。伏着床枕。不能动转。欲使常安无病。终不可得。三长寿不可得谓欲求长寿。五欲自恣。放心逸意。将期永久。无常卒至。忽然命终。欲求长寿。终不可得。(五 - 明·一如等 撰
常少不可得、无病不可得、长寿不可得、不死不可得。 - 陈义孝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