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以表示人身无常,必受生、老、病、死等四相逼迫之譬喻。谓人身无常,常为生、老、病、死四苦所逼迫,而无所逃逸。南本涅槃经卷二十七(大一二·七八一下):“有四大山,从四方来,欲害人民;(中略)四大山者,即生老病死也。”然别译杂阿含卷四,则以四山比喻老、病、死、衰耗四相。即:(一)老山,谓人渐老迈,则形色枯悴,精神昏昧,故老山能坏一切壮年之盛色。(二)病山,谓人之四大不调,则身心疲惫,故病山能坏一切之强健。(三)死山,谓人之身尽命终时,则四大悉灭,故死山能坏一切之寿命。(四)衰耗山,谓人之富贵荣华衰耗,则名利皆空,故衰耗山能坏一切之荣华富贵。此外,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四意断品”,以四山比喻老、病、死及无常。[增一阿含经卷十八、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九、摩诃止观卷一下、往生要集卷上本]
(譬喻)以譬生老病死之四相。谓生老病死,逃避无所,如四山合来也。涅槃经二十七曰:“有四大山,从四方来,欲害人民。四大山者,即生老病死也。”止观一曰:“四山合来无逃避处。”[囗@又]别译阿含经四以四山喻老病死衰之四相,一老山。谓人老迈,则形色枯悴,精神昏昧,老山能坏一切壮年之盛色也。二病山,谓人之四大不调。病山能坏一切之强健也。三死山,谓人之身尽命终。死山能坏一切之寿命也。四衰耗山,谓人之富贵荣华衰耗。衰耗山能坏一切之荣华富贵也。[囗@又]增一阿含经四意断品以四山譬老病死及无常。
[出别译杂阿含经] 佛在给孤独园。语波斯匿王云。有大石山。上连于天。下连于地。从东方来。所历之处。卉木丛林。有生之类。悉皆摧碎。南西北方。亦复如是。以此四山。喻众生老病死衰之四相也。(梵语波斯匿。华言胜军。)一老山谓人之老迈。形色枯悴。精神昏昧。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则彼少年端美之相。悉皆变坏。如彼大山来时。摧损于物。不可免者。故经言老山。能坏一切壮年盛色也。二病山谓人之四大不调。或寒或热。生种种病。能使身力疲败。精神减损。如彼大山来时。损一切 - 明·一如等 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