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大乘菩萨修行阶位中第八不动地以上菩萨所得之四种无碍自在,即:(一)无分别自在,谓菩萨在第八地舍一切功用之行,得无功用法,于一切法远离一切分别之想而得自在。(二)刹土自在,又作净土自在。谓菩萨在第八地时深心清净,能自由出生于各种国土,且令诸刹土亦得清净。(三)智自在,谓菩萨在第九善慧地得无碍智,演说诸法皆称理自在。(四)业自在,谓菩萨在第十法云地时,于诸烦恼业缚,悉能通达,更无障碍。[大乘庄严经论卷五、辩中边论卷上]
(二)指大乘菩萨之四种自在。又作四自在。(一)戒自在,谓菩萨修行具足戒而无所毁犯。(二)神通自在,谓于天眼、天耳、他心智、宿命智、如意足等五通,得自在。(三)智自在,谓于阴智、性智、入智、因缘智、谛智等五智,得自在。(四)慧自在,谓于义无碍智、法无碍智等四无碍智,能知诸法,解释章句,得无碍智之力。此外,大集经卷十五亦举出菩萨有寿命、身得、得法、愿得等四种自在。[自在王菩萨经卷上](参阅“自在”2518)
(名数)一得分别自在,住于菩萨第八不动地即舍一切功用之行得无功用法,于一切法远离一切分别之想而得自在也。二得刹土自在,菩萨住于不动地深心清净,于诸刹土亦得清净得出生自在也。三得智自在,菩萨住于第九善慧地,得无碍之智慧演说诸法,称于理而得自在也。四得业自在,菩萨住于第十法云地,于诸烦恼业缚悉能通达,更无障碍也。见大乘壮严经论五。
(名数)见自在条。
[出大乘庄严经论] 一得无分别自在谓菩萨住第八不动地。即舍一切功用之行。得无功用法。于一切法。远离一切分别之想而得自在。故名得无分别自在。(木动地者。以无生智慧舍于三界。性无动移故也。)二得刹土自在谓菩萨住不动地。深心清净。于诸刹土亦得清净。出生自在。故名得刹土自在。(刹。梵语具云刹摩。华言土田。即国土也。)三得智自在谓菩萨住第九善慧地。得无碍智慧。演说诸法。称理自在。故名得智自在。(善慧者。谓已得真如之体。显发真如妙慧也。)四得业自在谓菩萨住第 - 明·一如等 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