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晤恩?晤恩是什么意思?

在佛学大词典、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中都找到了“什么是晤恩”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晤恩”的解释

  (912~986)宋代僧。江苏常熟人,俗姓路。字修己。年十三闻诵弥陀经,遂出家,初学南山律,未久,随从钱塘慈光院志因转习天台教观。通法华、金光明、止观等玄旨,辩才无碍,人莫能敌,时称“义虎”。时,天台经籍遇会昌之废佛,多已湮没,师乃反覆思索十妙之始终,研核五重之旨趣,讲玄义、文句、止观二十余遍,法华大旨得以复传。师常日一食,不离衣钵,不蓄财货,卧必右胁,坐必跏趺,不言俗事,不喜交游,虽衮公豪族亦不屈就。接引学徒甚严,常叹无戒者多,先诲以净业,后不问贤愚悉示一乘圆意。宋雍熙三年八月初,自知临终将近,绝食禁言,一心念佛,至二十五日为弟子说止观旨归、观心大义后,即端坐示寂,世寿七十五。其门下以灵光洪敏、奉先源清最著名。宋以后天台宗分山家、山外两派,以晤恩为山外之鼻祖。著有三大部、金光明玄义文句、金錍论等。[宋高僧传卷七、佛祖统纪卷十]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晤恩”的解释

  (人名)宋慈光院晤恩。高论尊者清竦之旁出,山外宗之祖也。初就志因学三观之旨,道名大播。雍熙三年入寂,寿七十五。稽古略四曰:“初天台宗,自唐德宗建中三年荆溪尊者灭后,五传至清竦,竦有二弟子,曰义寂,曰志因。寂以教观之正脉传于义通,通传于四明之知礼,下竺之遵式,源源授受。志因传于晤恩,恩之名,着于僧史。恩传于洪敏与源清,清传于孤山之智圆与梵天之庆昭,昭传于继齐与威润,境观解行,各师其说。四明之知礼,辞而辟之,衡岳之家世斥之为山外宗。”宋僧传七、佛祖统纪十有传。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晤恩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