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ana^sravah!。“有漏”之对称。漏,为漏泄之意,乃烦恼之异名。贪、嗔等烦恼,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门漏泄不止,故称为漏。又漏有漏落之意,烦恼能令人落入于三恶道,故称漏。因之称有烦恼之法为有漏;称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法为无漏,如涅槃、菩提,与一切能断除三界烦恼之法,均属无漏。[俱舍论卷二十、大乘义章卷五本](参阅“有漏”2452)
(术语)An&amacron;srava,漏者烦恼之异名,漏泄之义,贪嗔等之烦恼,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门漏泄流注而不止,谓之漏。又漏为漏落之义,烦恼能令人漏落于三恶道谓之漏。因之谓有烦恼之法云有漏,离烦恼之法云无漏。俱舍论二十曰:“诸境界中,流注相续,泄过不绝,故名为漏。”大乘义章五本曰:“流注不绝,其犹疮漏,故名为漏。”法华文句一曰:“毗昙云:漏落生死。”
清净没有烦恼的意思。 - 陈义孝编
瑜伽八十九卷六页云:诸色无色二界所系一切烦恼,唯除无明,说名有漏。
二解 杂集论三卷八页云:云何无漏?几是无漏?为何义故,观无漏耶?谓有漏相违,是无漏义。五无取蕴全,及三界二处少分,是无漏。为舍执着离漏我故,观察无漏。
三解 杂集论八卷十五页云:何故此灭,复名无漏。永离一切烦恼魔故。 - 朱芾煌
为“有漏”的对称。漏,为漏泄之意,为烦恼的异名。贪、嗔等烦恼,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门漏泄不止,故称为漏。又漏有漏落之意,烦恼能令人落入于三恶道,故称漏。因之称有烦恼之法为有漏;称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法为无漏,如涅槃、菩提,与一切能断除三界烦恼之法,均属无漏。见《大乘义章》卷五。 - 于凌波居士著
清净无烦恼的意思。
- 梵心居士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