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avidya^srava 或 avidya^-a^sava,巴利语avijja^sava。为三漏之一。漏,流注之义,指令有情流注于三界之烦恼。无明乃三有生死之根本,能令众生轮回于生死,无法出离,故称无明漏;又漏为烦恼之别名,故亦称无明烦恼。长阿含经卷二(大二·一二上):“修智心净得等解脱,尽于三漏,欲漏、有漏、无明漏,已得解脱,生解脱智。”[杂阿含经卷二、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二、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三、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七](参阅“三漏”646)
(术语)三漏之一。无明能令众生漏落于生死不能出离,故曰漏。
三漏之一。见三漏条。 - 陈义孝编
瑜伽八十九卷六页云:若诸有情,或未离欲,或已离欲,除诸外道所有邪僻分别,愚痴所生恶见,蔽覆其心。依此恶见,于彼诸欲,一分寻求;一分离欲。乃至非想非非想处。于彼三界所有无智,总摄为一,立无明漏。
二解 如漏有三种中说。
三解 俱舍论二十卷十四页云:准此三界十五无明义至已立为无明漏。何缘准此别立漏名?无明能为诸有本故。
四解 品类足论六卷十六页云:无明漏云何?谓三界无智。
五解 集异门论四卷十三页云:无明漏云何?答:三界无智,是谓无明漏。 - 朱芾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