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优婆塞戒经卷五载,菩萨行慧施时,应远离下列五种法,即:(一)不选有德无德,谓菩萨行慧施时,平等普济,不择冤亲。于有德之人生爱敬心,于无德之人起怜愍心。(二)不说善恶,谓菩萨行慧施时,以平等之慈心,于善者与不善者,各随所愿,普皆饶益。(三)不择种姓,谓菩萨行慧施时,无分种姓、贵贱,凡有所需,普皆施与。(四)不轻求者,谓菩萨行慧施时,见来乞者,生起殷重不轻之心而与所需,以济其乏。(五)不恶口骂,谓菩萨行慧施时,于求索者皆不出丑恶之语以毁辱之。
[出优波塞戒经] 一不选有德无德谓菩萨行慧施时。平等普济。不择冤亲。于有德人。生爱敬心。于无德人。起怜愍心。是名不选有德无德。二不说善恶谓菩萨行慧施时。以平等慈。于善不善。各随所愿。普皆饶益。是名不说善恶。三不择种姓谓菩萨行慧施时。无分种姓贵贱。凡有所需。普皆施与。是名不择种姓。四不轻求谓菩萨行慧施时。见来乞者。起殷重心而给所须以济其乏。是名不轻求。五不恶口骂谓菩萨行慧施时。凡有求索者。不出丑恶之语而毁辱之。是名不恶口骂。 - 明·一如等 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