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五纳衣?五纳衣是什么意思?

在、丁福保佛学大词典、阿含辞典中都找到了“什么是五纳衣”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五纳衣”的解释

  (名数)释氏要览上曰:“粪扫衣有五种:一道路弃衣。二粪扫处衣。三河边弃衣。四蚁穿破衣。五破碎衣。又有五种:一火烧衣。二水渍衣。三鼠咬衣。四牛嚼衣。五奶母弃衣。已上衣,天竺人讳忌,故弃之以不任用。义同粪扫。故共纳成衣,名粪扫衣也。”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五纳衣”的解释

  (衣服)纳衣为缀纳种种之衣片而作之者,其中自具五色,故曰五纳衣。释氏要览法衣篇解为五种之纳衣者,不可。行事钞二衣总别篇曰:“若作五纳衣者,得上色碎段者,裁作五纳亦得。”同资持记曰:“五纳即五色碎段重纳为衣,虽是正间非纯色故。”

【阿含辞典】对“什么是五纳衣”的解释

出家众的衣服的来源,除了施主布施外,就是拾取「道路弃衣、粪扫处衣、河边弃衣、蚁穿破衣、破碎衣」五类,或「火烧衣、水渍衣、鼠咬衣、午嚼衣、奶母弃衣」五类,裁剪其可用的部分,清洗后共纳成衣,所以称为「五纳衣」。而这两种五类衣服为佛陀时代印度人所讳忌而弃置,从一般人不使用的意义来说,等同于「粪扫」,所以也称为「粪扫衣」,另作「补纳衣」、「弊纳衣」。(相关词「着五纳衣」) - 庄春江居士编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五纳衣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