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交杂之禅。“一味禅”之对称。又称五禅、五类禅。乃相对祖师一味之禅,斥责五种交杂之如来禅之意。圭峰宗密于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一中分别一切禅为五种,谓禅有浅深,阶级殊等,其中:(一)带异计,欣上厌下而修者,称为外道禅。(二)正信因果,亦以欣厌而修者,称为凡夫禅。(三)悟我空(人空)偏真之理而修者,称为小乘禅。(四)悟我、法二空所显之真理而修者,称为大乘禅。(五)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原无烦恼,本自具足无漏之智性,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修者,称为最上乘禅,又称如来清净禅、一行三昧、真如三昧,为一切三昧之根本,即达磨门下展转相传者。即将达磨所传之禅称为如来最上乘禅,以简别四禅八定大小诸禅之意。
盖宗密原主张教禅一致,以教内所说之一行三昧为根本王三昧,即是佛祖所传之真实禅,然禅门之徒贬之为五味交杂之如来禅,与一味清净之祖师禅迥异。[景德传灯录卷十三、联灯会要卷四、卷七、古尊宿语录卷三、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十一、五灯严统卷三、五灯全书卷五]
(名数)五种交杂之禅也。对一味禅而言。即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最上乘禅之五种。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一曰:“禅则有浅有深,阶级殊等。谓带异计,欣上厌下而修者,是外道禅。正信因果,亦以欣厌而修者,是凡夫禅。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禅。悟我法二空所显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禅。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习,自然渐得百千三昧。”盖宗密之意,在诸禅分类,以明最上乘禅之阶级殊等,彼禅乃所谓如来禅。非达摩门下之一味清净禅,即所谓祖师禅。香岩智闲一日举曰:“去年贫未是贫,今年贫始是贫;去年贫有卓锥地,今年贫锥也无。”时仰山慧寂,与闲同为沩山灵佑之法嗣,向闲曰:“如来禅许吾弟会,祖师禅未梦见在。”此如来禅,即宗密之所谓最上乘禅也。昔归宗寺智常欲于诸方学五味禅,马祖道一,为彼使吃棒头一味之禅。有颂曰:“五味与一味,吃了须噫气,金轮峰下令行时,凛凛清风诚可畏。”
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最上乘禅。 - 陈义孝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