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无为法?无为法是什么意思?

在丁福保佛学大词典、英汉对照词典、佛学常见辞汇、法相辞典、佛学次第统编、唯识名词白话辞典、阿含辞典、佛识慧集中都找到了“什么是无为法”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无为法”的解释

  (术语)离因缘造作之法也,有三无为六无为等。三无为中之择灭无为,六无为中之真如无为,即涅槃也。涅槃为无为法中之最胜者。四十二章经曰:“解无为法,名曰沙门。”

【英汉对照词典】对“什么是无为法”的解释

Unconditioned  dharma  ==  无为法

Also  known  as  Asamskrta  dharma,  which  is  anything  not  subject  to  the  principle  of  cause  and  effect,  nor  law  of  dependent  origination,  i.e.  conditions.  It  is  the  dharma  beyond  the  worldly  ones.

【佛学常见辞汇】对“什么是无为法”的解释

  无因缘造作的理法,也就是无生灭变化而寂然常住之法。 - 陈义孝编

【法相辞典】对“什么是无为法”的解释

品类足论六卷四页云:无为法云何?谓一处少分。 - 朱芾煌

【佛学次第统编】对“什么是无为法”的解释

  第五无为法者,略有六种:一、虚空无为,二、择灭无为,三、非择灭无为,四、不动灭无为,五、想受灭无为,六、真如无为。上之四种,色心假实,皆是生灭之法,名有为性。无此有为,假名无为,非更别有一个无为之法,在于有为法外,而与有为相对待也。故云但是四所显示。然为既无矣,尚不名一,云何有六?正由是四所显,故不妨随于能显,说有六别:
  一、虚空无为  虚空无为者,非色非心,离诸障碍,无可造作,故名无为。
  二、择灭无为  择灭无为者,正慧简择,永灭烦恼,所显真理,本不生灭,故名无为。
  三、非择灭无为  非择灭无为者,复有二种:
  一者、不由择力,本性清净,故名无为。
  二者、有为缘阙,暂尔不生,虽非永灭,缘阙所显,故名无为。
  四、不动灭无为  不动灭无为者,入第四禅,双忘苦乐,舍念清净,三灾不到,亦名无为。
  五、想受灭无为  想受灭无为者,入灭尽定,想受不行,似涅槃故,亦名无为。
  六、真如无为  真如无为者,非妄名真,非倒名如,即是色心假实诸法之性。诸法如波,此性如水;诸法如绳,此性如麻;诸法非此则无自体,此离诸法亦无自相,故与诸法不一不异。惟有远离遍计所执,了达我法二空,乃能证会本真本如之体。真如二字,亦是强名。前五无为,又皆依此假立。此即唯识实性,故皆唯识,决无实我实法也。

  ┌一、心法………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
  │  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八  ┐
  │  ┌一、遍行…………作意、触、受、想、思…………五┐  │
  │  │二、别境……欲、胜解、念、三么地、慧…………五│  │
  │  │三、善……信、精进、惭愧、无贪、无嗔、无痴  │  │
  │  │  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十一│  │
  │  │四、烦恼……贪、嗔、慢、无明、疑、不正见……六│  │
  │二、│  ┌忿、恨、恼、覆、诳、  ┐  │五│
  │心  │  │谄、憍、害、嫉、悭…………│  ├十│
  │所  ┤  │  │  │一│
  │有  │五、随烦恼…┤无惭、无愧、不信、  ├二十│  │
  │法  │  │懈怠、放逸……………………│  │  │
  │  │  │  │  │  │
一切法┤  │  │昏沉、掉举、失念、  │  │  ├百法
  │  │  └不正知、散乱…………………┘  │  │
  │  └六、不定…………睡眠、恶作、寻伺………………四┘  │
  │三、色法………眼、耳、鼻、舌、身、色、声、  │
  │  香、味、触、法处所摄色…………………十一  │
  │  ┌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  ┐  │
  │四、│无想定、灭尽定、无想报、名身………………│  │
  │心  │   │  │
  │不  │句身、文身、生、住、老、无常、  │  │
  │相  ┤流转、定异………………………………………├二十四  │
  │应  │   │  │
  │行  │相应、势速、次第、时、方、数、  │  │
  │  └和合性、不和合性………………………………┘  │
  │五、无为法……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  │
  └  不动灭无为、受想灭无为、真如无为………六  ┘ - 明·杨卓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对“什么是无为法”的解释

在五位百法中,第五位法是无为法。《百法明门论》:“第五无为法,略有六种,一、虚空无为,二、择灭无为,三、非择灭无为,四、不动无为,五、想受灭无为,六、真如无为。”无为法,是前四位法的真实法性,故称为识实性,即第五实性唯识。在五位法中,六位心所为识之相应,称相应唯识。十一种色法为识之所缘,称所缘唯识。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是识之分位,称分位唯识。而无为法是识之实性,故称实性唯识。 - 于凌波居士著

【阿含辞典】对“什么是无为法”的解释

有为法的相对,指解脱涅槃。 - 庄春江居士编

【佛识慧集】对“什么是无为法”的解释

无因缘造作的理法,也就是无生灭变化而寂然常住之法。

- 梵心居士编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无为法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