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即无遇佛、闻法之机缘。系“有缘”之对称。无见佛闻法之机缘者难证菩提,故谓“无缘之众生难度”。后世转指无亲戚、故旧等之缘者为无缘。无人祭祀之灵魂称无缘佛;其墓称无缘墓、无缘冢、义冢等。又过去世未曾与我结缘之佛,亦称无缘佛。
(二)无对象之谓。佛观一切皆空,而不以特定之人为对象,故佛之慈悲特称无缘大慈;其慈心遍及一切众生,乃为慈悲中之最尊者。[中阿含卷五十七箭毛经、景德传灯录卷四](参阅“慈悲”5805)
(三)指无因论者主张人所为之一切皆无因、无缘;此属于邪见。[中阿含卷三度经]
(术语)无系属之关系也。无心识之攀缘也。止观一曰:“常境无相,常智无缘。”
没有缘份。 - 陈义孝编
佛教认为任何事物只有在具备特定的条件时,才能产生和发展,称为“缘起”。如果不具备形成某事物的特定条件,就称为“无缘”。据说,佛也不能度化与佛法无缘的人。此外,证悟的人已经脱离了业果的系缚,没有攀缘外境之心,也叫“无缘”。如隋·智顗《摩诃止观》卷一:“常境无相,常智无缘。”由此而发为度化一切众生的大心,称为“无缘大慈”。后亦以“无缘”泛指没有缘份。如唐·杜甫《清明》诗之一云:“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缘份不足,则称为“缘份浅”。如元·张子益《鹧鸪天》词云:“不念春归离恨牵,自叹今生缘份浅。”(李明权)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无缘分。佛度有缘,不度无缘,这是缘分。
- 梵心居士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