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相应?相应是什么意思?

在佛学大词典、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佛学常见辞汇、俗语佛源、法相辞典、唯识名词白话辞典、阿含辞典、佛识慧集中都找到了“什么是相应”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相应”的解释

  梵语samprayukta,巴利语  sampayutta。相等和合之意。即指法与法相互间有和合不离之关系,特别指心与心所间之关系而言,六因中之相应因即属此。俱舍论卷六谓,所依、所缘、行相、时及事等五义平等,称为相应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五有:不相离相应、和合相应、聚集相应、俱有(同时生灭)相应、作事(同一目的)相应、同行(心与心所缘同一对象)相应等六种相应。其中之前五种主要系对色法(物质)而言。即:(一)所谓不相离相应,谓一切有方分之色与极微处互不相离,此因由诸色等极微所摄于同一处所互不相离之故。(二)所谓和合相应,谓极微以上一切有方分之色更互和合,如浊水中地水之极微更互和合。(三)所谓聚集相应,谓方分之聚色辗转集会,如二泥团相击成聚。(四)所谓俱有相应,谓一身中之诸蕴界处俱时流转,同生住灭。(五)所谓作事相应,谓于一切所作之事辗转相摄,如二比丘,随一所作,更互相应。(六)所谓同行相应,谓心、心法于一所缘辗转同行,其中更分如下十四种之义:(1)他性相应,如心不与余心相应,受不与余受相应。(2)不相违相应,如贪与嗔不相应,善与不善不相应。(3)同时相应,如过去、现在、未来则彼此互不相应。(4)同分界地相应,如欲界、色界、无色界互不相应,又如初静虑与第二静虑不相应。(5)有一切遍行同行相应,谓受、想、思、触、作意及诸识,于一切位决定相应,随无一法,余亦无故。(6)有染污遍行同行相应,谓我痴等四烦恼与染污意,于一切时恒相应。(7)有非一切时同行相应,谓依止于心之善恶心所法随时生起,或时起信等善法,或时起贪等烦恼法。(8)有分位同行相应,谓与苦乐等诸受与诸相应法同行。(9)有无间同行相应,谓在有心位所缘之心、心法于无间同行。(10)有有间同行相应,谓在无心位所缘之心、心法于间断同行。(11)有外门同行相应,谓多分欲界所系之心、心法转外门。(12)有内门同行相应,谓诸定地所有之心、心法唯转内门。(13)有曾习同行相应,谓异生所有之心、心法与有学无学之一分心,一向有漏,皆曾习之性。(14)有未曾习同行相应,谓出世之诸心、心法,未曾习之性。

  上记总述世间与出世间一切之心、心所法,其相应现起之差别分类。此外如函与盖一致,称为函盖相应;受教者(机)与教法一致,称为机教相应。又如能观之心与所观之境相冥合,称为心境相应;身口意三者平等,称为三密相应。[俱舍论卷四、大毗婆沙论卷十六、成实论卷三]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相应”的解释

  (术语)即契合之义。净土论注上曰:“相应者,譬如函盖相称也。”演秘钞七曰:“相应字,泛指契合义。”然梵语有二:一欲吃多Yukta,谓事物之契合也。如心心所之相应是也。二瑜伽Yoga,或瑜只,谓契合于理也。如瑜伽论瑜伽宗之名及三密相应,境智相应是也(但欲吃多,瑜伽皆为梵语根Yuj之变化)。起信论曰:“以离念境界唯证相应故。”华严论曰:“一念相应一念佛,一日相应一日佛。”

【佛学常见辞汇】对“什么是相应”的解释

  互相呼应。依瑜伽论之意,有三种相应,一者,一切所缘之境,与心相应,名境相应;二者,行与理相应,名行相应;三者,三乘圣者,所修诸功德法,因果相符,名果相应,此三种相应,摄尽一切法。 - 陈义孝编

【俗语佛源】对“什么是相应”的解释

  梵语欲吃多(Yakta)或瑜伽(Yoga)意译为“相应”,即契合义。如《华严经》:“一念相应一念佛,一日相应一日佛。”依《瑜伽师地论》,相应有三种,即一境、二行、三果。如《玄应音义》卷二三:“瑜伽,此云相应,谓一切乘境行果等……境谓一切所缘境,此境与心相应……行谓一切行,此行与理相应……果谓三乘圣果,此果位中诸功德法更相符顺,故名果相应。”今指相适应,相符合。常用于平行机关,相当的意思。如:相应函达;相应咨复。(文贤)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法相辞典】对“什么是相应”的解释

  瑜伽十三卷二十页云:云何相应?当知此相略有五种。一、与他性相应;非自性。二、于他性中,与不相违相应;非相违。三、于不相违中,软中上品,与软中上品自相应;非余品。四、于软中上品中,同时相应;非异时。五、于同时中,同地相应;非异地。
  二解  瑜伽十五卷十五页云:相应者:谓前后法义,相符不散。
  三解  此是不相应行中之相应。瑜伽五十二卷十三页云:复次云何相应?谓彼彼诸法,为等言说,为等建立,为等开解,诸胜方便,是谓相应
  四解  此释诸心心所名为相应。瑜伽五十五卷四页云:问:何故名相应?答:由事等故,处等故,时等故,所作等故。
  五解  瑜伽五十六卷三页云:问:依何分位,建立相应?此复几种?答:依因果相称分位,建立相应。此复三种。谓和合相应,方便相应,称可道理所作相应
  六解  瑜伽五十六卷七页云:问:诸法谁相应?为何义故,建立相应?答:他性相应,非自性,为遍了知依自性清净心有染不染法,若增若减;是故建立。
  七解  瑜伽八十一卷三页云:相应者:谓名句文身。次第善安立故。又依四种道理相应故。
  八解  辩中边论下卷七页云:若于诸文,能无间断次第宣唱;说名相应
  九解  显扬一卷十五页云:相应者:谓诸行因果相称性。
  十解  世亲释八卷十五页云:若一切法皆不可言;复以何等为所分别?为释此故,说如是言:相应自性义,所分别非余。谓卽相应为自性义,是所分别。非离于此;故言非余。此云何成?为重成立,复说是言:字展转相应,是谓相应义。谓别别字,相续宣说。以成其义,是相应义。如言斫刍,二字不断,说成眼义;是相应义。为所分别。
  十一解  此释五识身相应地之相应。瑜伽释十一页云:依五识身建立此地,故名相应。如律中说王相应论,贼相应论。谓依王贼而兴言论。此亦如是。虽此地中,分别多法;五识为主,是故遍说。又五识身相应心品,总名相应。于此地中,虽明多法;以心心所胜故,别说。又相应者:是摄属义。谓此地中,说五识身所摄属法。卽是自性,所依,所缘,助伴,作业,故名相应
  十二解  成唯识论三卷二页云:此触等五,与异熟识行相虽异;而时依同,所缘事等;故名相应
  十三解  集论一卷十一页云:何等相应?谓于因果相称,假立相应
  十四解  杂集论十一卷六页云:何等相应?谓互为助伴。于所缘行,平等解了。由心心法,互为助伴,于契经等所缘境界,以蕴等相应义行,平等解了故。
  十五解  如六种相应中说。
  十六解  俱舍论四卷十三页云:谓心心所,皆名相应,等和合故。依何义故名等和合?有五义故。谓心心所五义平等,故说相应。所依,所缘,行相,时,事,皆平等故。事平等者:一相应中,如心体一;诸心所法,各各亦尔。
  十七解  集异门论十卷十一页云:相应者:谓所说语,义应于文,文应于义。是名相应
  十八解  大毗婆沙论五十二卷八页云:谓或有执:诸法生时,渐次非顿。如譬喩者。大德说曰:诸法生时,次第而生;无幷起义。如经狭路,有多商侣,一一而过;尚无二人一时过义;况得有多。诸有为法,亦复如是。一一从自生相而生,别和合生,理不俱起。阿毗达磨诸论师言:有因缘故,说有为法,别和合生。一一从自生相生故。有因缘故,说有为法,一和合生。不相离者,一时生故。谓依生相,说有为法,别和合生。若依剎那,说有为法,一和合生。不相离者,必俱起故。或复有执力无力义,是名相应相应义,谓若此法,由彼力生;卽说此法,与彼相应。若法,不由彼力生者;虽俱时起;无相应义。如由彼心力,此心生故;得说此心与彼心相应。又由心力,心所生故;得说心所与心相应。又由心所力,心所生故;得说心所与心所相应。不由心所力,心得生故。不可说心与心所相应。为遮彼意,显示心,与心所相应;心所,亦与心所相应;心所,又得与心相应。唯心与心,无相应义。一身二心,不俱起故。或复有执:诸法各与自性相应;不与他性。彼作是说:相爱重义,是相应义。无法与法极相爱重,如自性者;是故唯与自性相应。为遮彼意,显示唯与他性相应相应名义,异体相望而建立故。如心心所,展转相望,同一所依,一所缘等,互不相舍,名相应故。或复有执;诸法与自性无相应义,亦非不相应。无相应义者,诸法不待自性而生故。非不相应者,极相爱重,是相应义故。为遮彼意,显示诸法不乱相应。故作斯论。
  十九解  大毗婆沙论一百四十五卷十页云:何故名相应相应是何义?答:等义,是相应义。问:诸心品中心所法,有多有少;云何名等?谓欲界多,色界少。色界多,无色界少。善多,不善少。不善多,无记少。有覆无记多,无覆无记少。云何等义,是相应义?答:以事等故,说名为等。谓一心品中,若有二受一想等者;可说非等。然一心品中,如受有一,想等亦尔。故名为等。有说:五种等义,是相应义。谓所依等,所缘等,行相等,时等,事等,余广说如结蕴初纳息。
  二十解  五事毗婆沙论下二十页云:问:言相应者:是何义耶?答:阿毗达磨诸大论师,咸作是说:言相应者,是平等义。问:有心起位,心所法多;有心生时,心所法少。云何平等,是相应义?答:依体平等,作如是说。若一心中二受一想;可非平等是相应义。然一心中一受一想,思等亦尔。故说平等是相应义。复次等不乖违,是相应义。等不离散,是相应义。平等运转,是相应义。如车众分,故名相应。复次同一时分,同一所依,同一行相,同一所缘,同一果,同一等流,同一异熟,是相应义。 - 朱芾煌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对“什么是相应”的解释

为二十四不相应行法之一。相应者,契合相顺之谓,由因而有果,果与因相应。《百法直解》曰:“相应者,依于心及心所和合俱起假立。”而《百法纂释》中则谓:“言相应者,谓因果事业和合而起,以因能感果,果必应因,不相违故。”换一个方式说,相应者,就是因果现象的互相依存性。 - 于凌波居士著

【阿含辞典】对“什么是相应”的解释

1.连结;契合,如「与法相应」、「业相应品」、「阴相应(蕴相应)」。2.被束缚,如「染着、相应」、「与苦相应」。 - 庄春江居士编

【佛识慧集】对“什么是相应”的解释

互相呼应。依瑜伽论之意,有三种相应,一者,一切所缘之境,与心相应,名境相应。二者,行与理相应,名行相应,三者,三乘圣者,所修诸功德法,因果相符名果相应。此三种相应,摄尽一切法。

- 梵心居士编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相应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