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对念佛行者之美称。日本净土教称之为“五种嘉誉”之一。念佛之人希有难得,故称希有人。此系根据观无量寿经所称“念佛者乃人中之分陀利华”一说而来。北本涅槃经卷十八、卷三十三亦曾以分陀利华、大分陀利华比喻佛。唐代净土教高僧善导遂根据上记二经之说,于其观经疏散善义谓,分陀利华为美丽、殊胜、罕开之花,犹如念佛者为人中之好人、人中之妙好人、人中之上上人、人中之希有人、人中之最胜人。日本净土教即援引善导之说,而称之为五种嘉誉。
此外,北本涅槃经卷二十六亦列举六种希有人:(一)不行恶法、有罪而能忏悔。(二)作恩、念恩。(三)咨受新法、温故不忘。(四)造新、修故。(五)乐闻法、乐说法。(六)善问难、善能答。(参阅“五种嘉誉”1188)
(术语)赞叹念佛行者之语。即希信难信之法,故有此名。涅槃经德王品亦说六种之希有人,谓:“善男子,世有二人甚为希有,如优昙华。一、不行恶法。二、有罪能悔。如是人甚为希有。复有二人:一、作恩。二、念恩。复有二人:一、咨受新法。二、温故不忘。复有二人:一、作新。二、修故。复有二人:一、乐闻法。二、乐说法。复有二人:一、善问难。二、善答。善问难者汝身(德王菩萨)是,善答者谓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