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表达真理之章句。一法,表彻悟法身之意;句,表能诠之章句。显此一法之句,称为一法句。盖佛菩萨因其愿力,普现其身于一切佛土;又于一切形演一法句,普周无余一切法界。大法炬陀罗尼经卷一(大二一·六六二下):“此陀罗尼一法句中,总摄无量亿数修多罗,是决定义;当知如来一力所说,无有边际,汝等亦得多种法门。”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一(大二六·七八上):“佛法贵如说行,不贵多读多诵;又如佛说,行一法句,能自利益,名为多闻,智慧亦如是。”又净土宗以世亲所谓“一法句即清净句”为据,谓清净句乃指真实智慧之无为法身。世亲净土论所谓之佛、菩萨、极乐世界等殊胜境界凡二十九句,此二十九句功德庄严共摄入清净之一句。故二十九句为“广”一法句;二十九句所摄之一句则为“略”一法句;因广略彼此相入,故言净土之详细境界即为真实智慧之无为法身。[度世品经卷三、往生论、往生论注卷下]
(术语)谓一法也。句为章句之义。即谓绝待无为清净之法身也。天亲之净土论,分极乐国土之庄严功德为十七句,如来之庄严功德为八句,菩萨之庄严功德为四句,总为三种功德二十九句。此二十九句之庄严,略说之,则说入一法句,且自解之曰:一法句者,清净句也。清净句者,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也。盖彼论立奢摩他(止),毗婆舍那(观)之二观中,观二十九句现象之差别,即为毗婆舍那,观一法理体之平等,即为奢摩他。初虽别观奢摩他,毗婆舍那,而其机纯熟,则止观俱行,成柔软心,二十九句即为一法句,一法句即为二十九句,广略相入,得如实知见,差别即平等,平等即差别之妙理。
一法的章句。 - 陈义孝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