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王、心所之异称。以心王、心所均有所依,故称有所依。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五举出心、心所法之别名有有所缘、相应、有行、有所依等。有所依,即指一类之法,托众所依而转差别之意。又据成唯识论卷四载,诸心、心所皆有所依,其所依者,总为三种,即因缘依、增上缘依、等无间缘依。即于诸法中唯心、心所法具此三依,故称为有所依。成唯识论了义灯卷四末(大四三·七三九上):“问:“心、心所法起藉四缘,何故但说三种依耶?”解云:“所缘通内外,余三唯在内故,但说三。”问:“余识缘内外,不得说四依,第七唯内缘,何不说四依?”答:“三缘生识胜故,但说三依。缘依亦外缘,力微不说四。””即于四缘中,除去所缘缘,以所余之三缘为三依。[俱舍论卷四](参阅“心心所”1397)
如诸心心所有众多名中说。
二解 如诸心心所具有三种所依中说。又成唯识论四卷十二页云:若法,决定,有境,为主,令心心所,取自所缘;乃是所依。卽内六处,余非有境,定、为主故。此但如王,非如臣等。故诸圣教,唯心心所,名有所依。非色等法。无所缘故。但说心所,心为所依;不说心所,为心所依。彼非主故。
三解 俱舍论四卷十三页云:谓心心所,皆名有所依。托所依根故。 - 朱芾煌
心王、心所之异称。以心王、心所均有所依,故称有所依。《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五举出心、心所法之别名有有所缘、相应、有行、有所依等。有所依,即指一类之法,托众所依而转差别之意。又据《成唯识论》卷四载,诸心、心所皆有所依,其所依者,总为三种,即因缘依、增上缘依、等无间缘依。即于诸法中唯心、心所法具此三依,故称为有所依。成《唯识论了义灯》卷四载:“问:心、心所法起藉四缘,何故但说三种依耶?解云:所缘通内外,余三唯在内故,但说三。问:“余识缘内外,不得说四依,第七唯内缘,何不说四依?答:三缘生识胜故,但说三依。缘依亦外缘,力微不说四。”即于四缘中,除去所缘缘,以所余之三缘为三依。见《俱舍论》卷四。 - 于凌波居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