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sam!jn~in,巴利语san~n~in。为“无想”之对称。指具有感觉、认识、意志、思考等意识作用;或指具有此等作用之有情众生。据法华经随喜功德品所举,众生有有形、无形、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等多种。于金刚经中亦有“若有想、若无想”一语。此外,有想又指有想天,系有想众生所居之处。
(术语)对于无想之语。对于无想天之有情,指有他思想之有情而言。无想天在色界,生于此之众生,五百大劫之间住于无心。
瑜伽十三卷七页云:云何有想?谓于眼等,作意思惟是苦是集,或是病等;彼于诸法,不受自相。如是乃至无所有处。此中正说无漏作意。云何名为不受无想?谓不思惟一切相故;于尽灭中,思惟寂静。此中意说:离诸相想,名为无想。又说安住灭尽定者,一切诸想皆不生起。 - 朱芾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