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梵语varn!a。赞扬歌叹之意。又作赞、叹。即以偈颂等赞扬歌叹佛菩萨之威德神力。据法华文句卷三下载,以言语表现赞叹者,称为寄言叹;无法以言语表现,而在心中加以赞叹者,称为绝言叹。世亲净土论中,赞叹门为五念门之一;善导之观经疏散善义亦谓赞叹供养为净土往生五正行之一。
日本净土真宗主张,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得他力之信心者,方为真赞叹。[大智度论卷三十、往生论注]
(二)日本佛教赞歌之一种。以百石赞叹、舍利赞叹、法华赞叹为最早,盛行于平安朝初期。
(杂语)以口业称美其德也。文句二曰:“发言称美名赞叹。”行事钞下三曰:“美其功德为赞,赞文不足,又称扬之为叹。”
称美赞扬,谓之“赞叹”。如:雄伟壮观的秦代兵马俑引起了中外游客的赞叹。“赞”,梵语Stotra(戍怛罗),谓以偈颂赞美佛、佛菩萨的功德,又称为“赞呗”、“赞叹”。隋·智顗《法华经文句》卷二说:“发言称美,名赞叹。”唐·道宣《四分律行事钞》卷下之三说:“美其功德为赞;赞文不足,又称扬之为叹。”赞叹一般用于做佛事时,用梵音的,称为“梵赞”;用汉语的,称为“汉赞”。如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永宁寺》:“金盘眩日,光照云表,宝铎含风,响出天外,歌咏赞叹,实是神功。”俗谓之“唱赞子”,是有着一定的曲调的。(李明权)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