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制教与听教。唐代道宣律师于四分律含注戒本疏一书中,立摄教分齐一门,广举古来之四种教判并详加取舍,归纳为三轮说、化行二教说、制听二教说、化制二教说等。其中,凡教由制而兴,亦即佛所制定而必当持守之教法,称为制教;反之,方便融通,听其随意持行之法,则称听教。如比丘之三衣、比丘尼之五衣等为制法,百一资具则为听法;又如律藏为制教,经论二藏为听教。盖不行制法必得罪,不持听法则不得罪。
(名数)戒学之语。佛所制必当持之法,名制。为以便宜听其随意行之之法,名听。故制法不行之则得罪,听法不持之亦不得罪。譬如比丘之三衣,比丘尼之五衣,是制法。如百一资具是听法。亦以此意而分别佛之教法,律藏曰制教,经论二藏曰听教。见戒疏一上,行事钞中。
佛所制定必当受持的法,叫做制;听其方便随意执行的法,叫做听。故制法若不实行必有罪,听法不实行也不为罪。 - 陈义孝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