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斋僧?斋僧是什么意思?

在佛学大词典、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中都找到了“什么是斋僧”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斋僧”的解释

  设斋食供养僧众。又作僧斋、施僧、饭僧。略称斋。兼指入寺供养或延僧至俗家供养。依受供养僧侣之数目多寡,又有五百僧斋、千僧斋、万僧斋之别。斋僧且须依僧次延请,禅苑清规卷十斋僧仪条(卍续一一一·四六五上):“斋僧之法,以敬为宗,但依僧次延迎,不得妄生轻重。”又斋僧之功德大、小,亦视受供养僧侣之善恶,持戒与否及果位阶次而不同。据普贤经记载,大臣、婆罗门、居士、长者、宰官等,应供养持大乘者,以斋僧作为忏悔法之一。梵网经卷下谓,父母、兄弟、和尚、阿阇梨等亡灭之日及三七日乃至七七日,应读诵讲说大乘经律、设斋会以祈福。斋僧始设之原意在于表明信心、归依,后渐融入祝贺、报恩、追善之目的,而使斋僧更形普遍化。

  我国唐代僧斋法会极为盛行,于大历七年(772)、贞元年间(785~805)、咸通十二年(871)等,皆曾举行万僧斋。此外,印度、日本皆盛行斋会,千僧斋、万僧斋等盛大之法会亦多。又于锡兰,佛教徒延僧应供之仪式,称为斋僧法会(巴San%ghikada^na  )。施主斋僧须亲往寺庙迎请僧众至家,从比丘受三归五戒,然后将食物送至比丘手中,食毕,复送日用品供养。后比丘为其全家诵经祝福并说法,赞颂其布施功德,然后由施主送比丘回寺。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斋僧”的解释

  (杂语)设食以供僧众也。唐六典曰:凡国忌日,两京定大寺观各二,散斋。诸道士僧尼,皆集于斋所。五代会要曰:晋天福五年,令每遇国忌,行香之后,斋僧一百人,永为定制。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斋僧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