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正法眼藏?正法眼藏是什么意思?

在佛学大词典、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佛学常见辞汇中都找到了“什么是正法眼藏”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正法眼藏”的解释

  (一)指禅宗嫡佛嫡祖于教外相传之心印。又作清净法眼。即依彻见真理之智慧眼(正法眼),透见万德秘藏之法(藏),亦即佛内心之悟境;禅宗视为最深奥义之菩提,系由释尊辗转传至达磨,以心传心而由师父之心传至弟子之心。

  联灯会要卷一载,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众皆默然,唯迦叶破颜微笑。世尊道(卍续一三六·二二一上):“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其中,“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一语,略作正法妙心,亦意谓释尊所体得甚深不可思议之真理,此大悟境界即幽玄微妙之佛心,非言教能表现或把握。又正法眼藏即法华经所谓之“佛知见”,而涅槃妙心为佛心之本体,本体寂灭,故称涅槃;不可思议分别,故称妙;乃法华所说之妙法。故正法眼藏、清净法眼等语,概指佛一代所说无上之正法。

  正法眼藏之说,在隋唐时代未见传载,至宋代始见于禅宗语录,或系宋僧依北本涅槃经卷二所载(大一二·三七七下):“我今所有无上正法,悉以付嘱摩诃迦叶”等语转变而来。[景德传灯录卷一摩诃迦叶付法条、人天眼目卷五宗门杂录拈华条、续传灯录卷二、五灯会元卷一、正法眼藏(道元)辨道话]

  (二)凡六卷。宋代大慧宗杲(1089~1163)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八册。为古尊宿之机缘法语集,总计百余篇,并附撰者之短评。宗杲于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因罪迁居衡阳,其间与诸方大德往来酬酢之法语,为侍者冲密慧然随手抄录,于绍兴十七年编录而成,寻即刊行。俗称大慧正法眼藏。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普善庵沙门慧悦及居士春门徐弘泽等,附圆澄及李日华之序,另加宗杲之答张子韶侍郎书,而加以重刻。[禅籍志卷上]

  (三)凡九十五卷。日本曹洞宗祖永平道元撰。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二册。系道元于三十二岁至五十四岁,凡二十三年间,以日文汇编而成之法语集。所谓正法眼藏,本指佛陀一生所说之正法。道元所著之正法眼藏,则为佛教教义、经典、日常工夫、法门指示、公案剖析等编录而成者,全书共分九十五篇,被誉为日人所作之最高哲学书。尤以“有时”一篇,为道元经由坐禅与修观所得,对时间与存在之体证,素被视为日本佛教思想最深奥之体现。其要旨谓,时间即是存在,一切存在(万法)亦无非时间;时间既不相碍,物物之间亦不相碍;每一刹那即是时间之整体,每一刹那亦包含万物万象。本书为日本曹洞宗最重要之典籍。[正法眼藏随闻记、禅学杂志第二十之五至十二、第二十二之一、二、第二十二之三、四、十一、十二、第二十三之二至四]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正法眼藏”的解释

  (术语)又曰清净法眼。禅家以之为教外别传之心印。释氏稽古略一曰:“佛在灵鹫山中,大梵天王以金色波罗华持以献佛。世尊拈华示众,人天百万悉皆罔摄,独有迦叶,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分付迦叶。”今以禅门之意解之,则是正为佛心之德名,此心彻见正法,故曰正法眼。深广而万德含藏,故曰藏。法华经所谓佛知见也。涅槃妙心,为佛心之本体。体寂灭,故曰涅槃。不可思量分别,故曰妙。法华所谓妙法也。但法华就客观而谓为妙法。今就主观而谓为妙心。对一类顿悟之机,使离言句之假名,直尔会得此佛心,谓之以心传心。然世尊付嘱迦叶以正法眼藏,虽为涅槃经之诚说,而拈华微笑之事,宝为禅门后辈之蛇足。其说基于慧炬之宝林传,人天眼目,五灯会元已下与之雷同,惟为夸张其宗之具耳,隋唐之诸祖无言此事者。传灯录二曰:“说法住世四十九年,后告弟子摩诃迦叶,吾以清净法眼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正法将付于汝,并敕阿难副贰传化无令断绝。”又曰:“佛告诸大弟子,迦叶来时可令宣扬正法眼藏。”明教传法正宗记所载亦同之。是正涅槃经二所谓:“尔时佛告诸比丘,我今所有无上正法悉以付嘱摩诃迦叶,是迦叶者当为汝等作大依止”是也。然则谓为正法眼藏,谓为清净法眼,皆总以名佛一代所说无上之正法也。况大悲经教品曰:“如来法付嘱诸圣,以正法眼之名,且指灭后三藏结集曰结集法眼,岂限于所谓教外别传之心印耶?”见拈花微笑条。[囗@又](书名)书名。有明径山宗杲之正法眼藏。有日本道元禅师之永平正法眼藏

【佛学常见辞汇】对“什么是正法眼藏”的解释

  佛的心眼彻见正法,名正法眼,深广而万德含藏,叫做藏。正法眼藏,是禅宗用来称其教外别传的心印。 - 陈义孝编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正法眼藏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