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诵经典。与讽经同。据高僧传经师论之说,咏经称为转读,歌赞则称为梵音。
(二)完整诵读一部经者,称真读。但如大般若经之大部经卷,则仅读诵其初、中、后之数行,或仅翻页拟作读经状,均称为转经,又称转读。转经之法会,称转经会。大藏经之转读,称为转藏。
(三)朝鲜高丽朝时代所盛行的佛教法会之一。其进行方法,先于舆上安置一黄金小佛,伶人步行奏乐于舆之前后,数僧侍于左右执香诵经,前方有手执幡盖之人引导行列,行列乃随之巡行市街,另有一小僧于车上击鼓。于游行之中,诵经一止即奏乐,乐声一止复诵经。或谓此一行事本为西域地方之遗风。
(仪式)有二义:一谓诵经也。即寻常之读经,每行阅过,谓之真读,是读经也。高僧传经师论曰:“咏经则称为转读,歌赞则称为梵音。”一转经与读经有别。真读名读经,别有转读之法,名之为转读。转读者,唯读每卷之初中后数行,而转翻经卷也。转经卷,转大般若经等是也。[囗@又]转为旋转之义。唐时云服玩僧收为转经,今人谓写字为转经,非也。西域之俗,以木规圆为二转象,一用梵篆牝书,一用梵篆牡书。牝书自内而外,牡书自外而内。牝转在下,牡轮在上。以机而圆转之,所谓三藐母驮也。见升庵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