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朱士行?朱士行是什么意思?

在佛学大词典、中国百科全书中都找到了“什么是朱士行”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朱士行”的解释

  (203~282)三国魏僧。为我国最早往西域求法之僧。或谓亦为我国最早出家之僧。颍川(河南许州东北)人。又称朱子行、朱士衡。师以弘法为己任,致力于经典之研究。曾于魏甘露二年(257)在洛阳讲说道行般若经,为我国最早之讲经说法者。师因感于该经文句简略,义理艰涩,令人难以理解大乘之旨,遂于甘露五年(260)出塞至于阗,欲求梵本,后抄得般若正品梵书九十章,名为放光般若经,于西晋武帝太康三年(282)遣弟子弗如檀(法饶)等,送达中土。至惠帝元康元年(291)由竺叔兰、无罗叉(又称无叉罗)等于陈留水南寺译为汉文,此即放光般若经二十卷。太安二年(303),竺法寂与竺法兰在水北寺共同校勘般若经,版本更趋完善。

  盖吴之支谦译出道行般若经之异译本大明度无极经六卷,首开研究般若学之风气;而师西行求经,更促成西晋般若学之兴盛。又师往西域求法,行万余里,在外二十余年,太康三年示寂于于阗,世寿八十。[梁高僧传卷四、出三藏记集卷二、卷七、卷十三、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卷三、法苑珠林卷十八、佛祖统纪卷三十六](参阅“放光般若经”3275)

【中国百科全书】对“什么是朱士行”的解释

  三国魏僧人。汉族地区僧人最早西行求法者。原籍颍川(治所在今河南禹县)。少年出家。嘉平(249~253)中,昙柯迦罗弘传《僧祇戒本》,开始依羯磨法授戒,他依法受戒成为比丘。出家后精研经典。常在洛阳讲《道行般若经》,感到译音理解未透,删略颇多,文句艰涩,难于理解,因而发愿西行寻找原本。甘露五年(260)从长安出发,到当时大乘经典集中地于阗(今新疆和田一带)写得《放光般若经》梵本40章,60余万字。由于当地声闻学徒的阻挠,写本未能很快送出,直到西晋太康三年(282)才遣弟子弗如檀(汉译法饶)等10人送回洛阳,元康元年(291)由无罗叉和竺叔兰等译出,计20卷。朱士行终身未回汉地,80岁病死于阗。其所得经典虽只有《放光般若经》一种,译文仍学无整,但对当时影响很大。一时学者如帛法祚、支孝龙、竺法蕴、康僧渊、竺法汰、于法开等都借《放光般若经》来弘扬般若学,后人有托名《朱士行汉录》之作,隋初已佚。(隆  莲)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朱士行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