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镜录》六十七 ▪第3页
..续本经文上一页心外。第七计我心外唯有。第六计我心外之蕴。或是于无。论云。自心内蕴一切皆有者。亲所缘也。不问即离。计为我者。影像必有。故无有少法能取少法。唯有自心还取自心。故皆缘蕴。此皆辩我所依也。论云。是故我执。皆缘无常五取蕴相。妄执为我者。结成前义。影像相分。必是蕴故。缘此为我。义显大乘亲缘。于无心不生也。成所缘缘。必有法故。论云。然诸蕴相从缘生故。是如幻有。妄所执我横计度故。决定非有。又诸外道等。多于心王计为主宰。作者受者。由不能知本无自性。随缘流转故。大宝积经。佛言。迦叶。譬如咽塞病。即能断命。如是迦叶。一切见中。唯有我见。即时能断于智慧命。故知法我见者。违现量境。障法空智。人我见者。为生死根。断智慧命。不入宗镜。二患难消
问。我法各以何为义
答。我者。是主宰二义。我有自在力。宰割断力。义同我故。主是我体。宰是我所。或是我用。法者。则是轨持。轨谓轨范。可生物解。持谓任持。不舍自相
问。我是主宰义者。主宰二义。各属何识。须知有我之病原。方施无我之妙药
答。主是俱生我。无分别故。属第七识我。宰是分别我。有割断故。属第六识我
问。凡有施为。无非我为主宰。云何言一切唯是识乎
答。西天外道。多执身有神我。故能使身动作。若无神我。谁使身耶。龙树菩萨破云。心是识相。自能使身。不待神也。如火性能烧物。非假于人。密严经云。阿赖耶识。恒与一切染净之法。而作所依。是诸圣人。现法乐住三昧之境。人天等趣。诸佛国土。悉以为因。常以诸乘而作种性。若能了悟。即成佛道。一切众生。有具功德。威力自在。乃至有生险难之处。阿赖耶识。恒住其中。作所依止。此是众生无始时界诸业习气。能自增长。亦能增长余之七识。由是凡夫执为所作。能作内我。诸仁者。意在身中。如风速转。业风吹种。遍在诸根。七识同时。如浪而起。外道所计胜性。微尘。自在等。悉是清净阿赖耶识。诸仁者。阿赖耶识。由先业力。及爱为因。成就世间若干品类。妄计之人。执为作者。楞伽经云。观诸众生。如死尸无知。以妄想故。见有往来。若离妄想。如彼死尸。无鬼入中。是知人亦如是。但有四大。无人入中
大智度论问云。有出入气。则是我相。视眴寿命心。苦乐爱憎精勤等。是我相。若无我。谁有是出入息。视眴寿命心。苦乐爱憎精勤等。当知有我在内动发。故寿命心。亦是我法。若无我。如牛无御。有我。故能制心入法。不为放逸。若无我者。谁制御心。受苦乐者是我。若无我者。为如树木。则不应别苦乐。爱憎。精勤亦如是。我虽微细。不可以五情知。因是相故。可知为有
答曰。是诸相。皆是识相。有识。则有出入息视眴寿命等。若识离身。则无。汝若云我常遍故。死人亦应有视眴出入息寿命等。复次出入息等。是色法。随心风力。故动发。此是识相。非我相。寿命是心相应行。亦是识相
问曰。若入无心定中。或眠无梦时。息亦出入有寿命。何以故。言皆是识相
答曰。无心定等。识虽暂无。不久必还生。识不舍身故。有识时多。无识时少。是故名识相。如人出行。不得言其家无主。苦乐憎爱精勤等。是心相应。共缘随心。行心有故便有。心无故便无。以是故是识相。非我相。又云。复次四大。及造色围虚空。故名为身。是中内外入因缘和合。生识种。身得是种。和合。作种种事。言语坐起去来。空六种和合中。强名为男。强名为女。若六种是男。应有六男。不可以一作六六作一。既于地种中无男女相。乃至识种。亦无男女相。若各各中无。和合中亦无。如六狗各各不能生师子。和合亦不能生。无性故
问。经说所有我见。一切皆缘五取蕴起。实我若无。云何得有忆识诵习恩怨等事。若实无我。忆识等事不成。谁为主宰
答。五蕴之法。约众生界说。情有边事。以智推检。五蕴俱空。经云。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即色蕴空。是身如泡。不得久立。即受蕴空。是身如焰从渴爱生。即想蕴空。是身如芭蕉。中无有坚。即行蕴空。是身如幻。从颠倒起。即识蕴空。五蕴既空。谁为主宰。所有分别。是妄识攀缘。言语去来。唯风力所转。离情执外。中间唯有空性。故知我但有名。名亦无性。名体俱空。我法何有。唯识论云。又诸所执。实有。我体。为有作用。为无作用。若有作用。如手足等。应是无常。若无作用。如兔角等。应非实我。故所执我。二俱不成。又忆识等事。皆从本识熏习之力而得成就。乃至所执实我。既常无变。后应如前。是事非有。前应如后。是事非无。以后与前。体无别故。若谓我用。前后变易。非我体者。理亦不然。用不离体。应常有故。体不离用。应非常故。然诸有情。各有本识。一类相续任持种子。与一切法更互为因。熏习力故。得有如是忆识等事。故宝积经偈云。法同草木无觉知。若离于心不可得。众生自性无所有。一切诸法亦如是。若现在阴入界。是念念不住。何以故。世法无有一念住者。若有一念。是一念中住。亦有生住灭。是生住灭。亦复不住。如生住灭中。有内外阴界入。是内外阴界入。亦有生住灭。若如是不住者。即是非我。非我所。又佛言。从本已来。无我无人。无有丈夫。但是内心见有我人。内心起时。彼已害我。即名为害。乃至是中。无有一法。和合聚集。决定成就。得名为佛。名法。名僧。名父。名母。名阿罗汉。定可取者。又颂云。俯仰屈申立去来。瞻视言语中无实。风依识故有所作。是识灭相念念无。彼此男女有我心。无智慧故妄见有。骨锁相连皮肉覆。机关动作如木人。内虽无实外似人。譬如热金投水中。亦如野火焚竹林。因缘和合有声出。华严经颂云。菩萨一切业果报。悉为无尽智所印。如是无尽自性尽。是故无尽方便灭。菩萨观心不在外。亦复不得在于内。知其心性无所有。我法皆离永寂灭。彼诸佛子如是知。一切法性常空寂。无有一法能造作。同于诸佛悟无我。大集经云。若复有言。眼色因缘。故有我者。是义不然。何以故。眼中无我。色亦如是。而和合中。亦复无我。和合因缘。生于眼识。如是识中。亦复无我。风中空中。悉亦无我。如是推寻。竟不可得。此识但是十二因缘。犹环流转。离十二因缘。识不可见。但因识生名色。乃至则有衰老。及以病死。如是等法。因眼识。生。而是眼识。非东方来。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所因之念。生根识者。是念亦灭。眼识不住。第二念中。亦不语念。汝住我灭。而是灭法。亦非复去至十方面。亦复不专一处住止。是故诸法。因缘故生。若离因缘。则不得生。因因缘生。因因缘灭。如是因缘。名相续法。是故当知。实无有我。而是因缘。亦无作者。无有受者。无有起者。无他起者。是故无我。若无我者。我既是空。我所亦空。何以故。然体性尔故。是故眼性无我我所。无有积聚。非合非散。即生灭故。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是风因缘。亦入根中。左旋右转。清净照了。彼风如幻。亦不可捉。又虽似有能作所作。二事相成。但从缘生。俱无自性。不知唯识之人。尽执为实我。如大涅槃经云。佛言。比丘。譬如二手相拍。声出其中。我亦如是
功德无量:如果您发现本经文有误/缺,可以点我为众生修正此经。
《宗镜录》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网站(putixia.net)提供分节阅读,后面还有【35】个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