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六十七 ▪第3页
..續本經文上一頁心外。第七計我心外唯有。第六計我心外之蘊。或是于無。論雲。自心內蘊一切皆有者。親所緣也。不問即離。計爲我者。影像必有。故無有少法能取少法。唯有自心還取自心。故皆緣蘊。此皆辯我所依也。論雲。是故我執。皆緣無常五取蘊相。妄執爲我者。結成前義。影像相分。必是蘊故。緣此爲我。義顯大乘親緣。于無心不生也。成所緣緣。必有法故。論雲。然諸蘊相從緣生故。是如幻有。妄所執我橫計度故。決定非有。又諸外道等。多于心王計爲主宰。作者受者。由不能知本無自性。隨緣流轉故。大寶積經。佛言。迦葉。譬如咽塞病。即能斷命。如是迦葉。一切見中。唯有我見。即時能斷于智慧命。故知法我見者。違現量境。障法空智。人我見者。爲生死根。斷智慧命。不入宗鏡。二患難消
問。我法各以何爲義
答。我者。是主宰二義。我有自在力。宰割斷力。義同我故。主是我體。宰是我所。或是我用。法者。則是軌持。軌謂軌範。可生物解。持謂任持。不舍自相
問。我是主宰義者。主宰二義。各屬何識。須知有我之病原。方施無我之妙藥
答。主是俱生我。無分別故。屬第七識我。宰是分別我。有割斷故。屬第六識我
問。凡有施爲。無非我爲主宰。雲何言一切唯是識乎
答。西天外道。多執身有神我。故能使身動作。若無神我。誰使身耶。龍樹菩薩破雲。心是識相。自能使身。不待神也。如火性能燒物。非假于人。密嚴經雲。阿賴耶識。恒與一切染淨之法。而作所依。是諸聖人。現法樂住叁昧之境。人天等趣。諸佛國土。悉以爲因。常以諸乘而作種性。若能了悟。即成佛道。一切衆生。有具功德。威力自在。乃至有生險難之處。阿賴耶識。恒住其中。作所依止。此是衆生無始時界諸業習氣。能自增長。亦能增長余之七識。由是凡夫執爲所作。能作內我。諸仁者。意在身中。如風速轉。業風吹種。遍在諸根。七識同時。如浪而起。外道所計勝性。微塵。自在等。悉是清淨阿賴耶識。諸仁者。阿賴耶識。由先業力。及愛爲因。成就世間若幹品類。妄計之人。執爲作者。楞伽經雲。觀諸衆生。如死屍無知。以妄想故。見有往來。若離妄想。如彼死屍。無鬼入中。是知人亦如是。但有四大。無人入中
大智度論問雲。有出入氣。則是我相。視眴壽命心。苦樂愛憎精勤等。是我相。若無我。誰有是出入息。視眴壽命心。苦樂愛憎精勤等。當知有我在內動發。故壽命心。亦是我法。若無我。如牛無禦。有我。故能製心入法。不爲放逸。若無我者。誰製禦心。受苦樂者是我。若無我者。爲如樹木。則不應別苦樂。愛憎。精勤亦如是。我雖微細。不可以五情知。因是相故。可知爲有
答曰。是諸相。皆是識相。有識。則有出入息視眴壽命等。若識離身。則無。汝若雲我常遍故。死人亦應有視眴出入息壽命等。複次出入息等。是色法。隨心風力。故動發。此是識相。非我相。壽命是心相應行。亦是識相
問曰。若入無心定中。或眠無夢時。息亦出入有壽命。何以故。言皆是識相
答曰。無心定等。識雖暫無。不久必還生。識不舍身故。有識時多。無識時少。是故名識相。如人出行。不得言其家無主。苦樂憎愛精勤等。是心相應。共緣隨心。行心有故便有。心無故便無。以是故是識相。非我相。又雲。複次四大。及造色圍虛空。故名爲身。是中內外入因緣和合。生識種。身得是種。和合。作種種事。言語坐起去來。空六種和合中。強名爲男。強名爲女。若六種是男。應有六男。不可以一作六六作一。既于地種中無男女相。乃至識種。亦無男女相。若各各中無。和合中亦無。如六狗各各不能生師子。和合亦不能生。無性故
問。經說所有我見。一切皆緣五取蘊起。實我若無。雲何得有憶識誦習恩怨等事。若實無我。憶識等事不成。誰爲主宰
答。五蘊之法。約衆生界說。情有邊事。以智推檢。五蘊俱空。經雲。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即色蘊空。是身如泡。不得久立。即受蘊空。是身如焰從渴愛生。即想蘊空。是身如芭蕉。中無有堅。即行蘊空。是身如幻。從顛倒起。即識蘊空。五蘊既空。誰爲主宰。所有分別。是妄識攀緣。言語去來。唯風力所轉。離情執外。中間唯有空性。故知我但有名。名亦無性。名體俱空。我法何有。唯識論雲。又諸所執。實有。我體。爲有作用。爲無作用。若有作用。如手足等。應是無常。若無作用。如兔角等。應非實我。故所執我。二俱不成。又憶識等事。皆從本識熏習之力而得成就。乃至所執實我。既常無變。後應如前。是事非有。前應如後。是事非無。以後與前。體無別故。若謂我用。前後變易。非我體者。理亦不然。用不離體。應常有故。體不離用。應非常故。然諸有情。各有本識。一類相續任持種子。與一切法更互爲因。熏習力故。得有如是憶識等事。故寶積經偈雲。法同草木無覺知。若離于心不可得。衆生自性無所有。一切諸法亦如是。若現在陰入界。是念念不住。何以故。世法無有一念住者。若有一念。是一念中住。亦有生住滅。是生住滅。亦複不住。如生住滅中。有內外陰界入。是內外陰界入。亦有生住滅。若如是不住者。即是非我。非我所。又佛言。從本已來。無我無人。無有丈夫。但是內心見有我人。內心起時。彼已害我。即名爲害。乃至是中。無有一法。和合聚集。決定成就。得名爲佛。名法。名僧。名父。名母。名阿羅漢。定可取者。又頌雲。俯仰屈申立去來。瞻視言語中無實。風依識故有所作。是識滅相念念無。彼此男女有我心。無智慧故妄見有。骨鎖相連皮肉覆。機關動作如木人。內雖無實外似人。譬如熱金投水中。亦如野火焚竹林。因緣和合有聲出。華嚴經頌雲。菩薩一切業果報。悉爲無盡智所印。如是無盡自性盡。是故無盡方便滅。菩薩觀心不在外。亦複不得在于內。知其心性無所有。我法皆離永寂滅。彼諸佛子如是知。一切法性常空寂。無有一法能造作。同于諸佛悟無我。大集經雲。若複有言。眼色因緣。故有我者。是義不然。何以故。眼中無我。色亦如是。而和合中。亦複無我。和合因緣。生于眼識。如是識中。亦複無我。風中空中。悉亦無我。如是推尋。竟不可得。此識但是十二因緣。猶環流轉。離十二因緣。識不可見。但因識生名色。乃至則有衰老。及以病死。如是等法。因眼識。生。而是眼識。非東方來。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複如是。所因之念。生根識者。是念亦滅。眼識不住。第二念中。亦不語念。汝住我滅。而是滅法。亦非複去至十方面。亦複不專一處住止。是故諸法。因緣故生。若離因緣。則不得生。因因緣生。因因緣滅。如是因緣。名相續法。是故當知。實無有我。而是因緣。亦無作者。無有受者。無有起者。無他起者。是故無我。若無我者。我既是空。我所亦空。何以故。然體性爾故。是故眼性無我我所。無有積聚。非合非散。即生滅故。一切諸法。亦複如是。是風因緣。亦入根中。左旋右轉。清淨照了。彼風如幻。亦不可捉。又雖似有能作所作。二事相成。但從緣生。俱無自性。不知唯識之人。盡執爲實我。如大涅槃經雲。佛言。比丘。譬如二手相拍。聲出其中。我亦如是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宗鏡錄》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35】個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