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

「法华部·华严部」经文272卷09页码:P0317
元魏 菩提流支译

  《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六 ▪第2页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续本经文上一页昙身动威势如师子王。六十四者沙门瞿昙回身顾视如大象王。六十五者沙门瞿昙行步平正无有倾曲。六十六者沙门瞿昙行步安详如似象王。六十七者沙门瞿昙动足去步如白鹅王。六十八者沙门瞿昙行不履地轮相炳着。六十九者沙门瞿昙九孔门满相皆具足。七十者沙门瞿昙腹小不现。七十一者沙门瞿昙脐孔深圆。七十二者沙门瞿昙声响调和粗细俱美。七十三者沙门瞿昙妙声远彻随闻无障。七十四者沙门瞿昙所有言音随众生意闻皆和悦。七十五者沙门瞿昙语随方音不增不减。七十六者沙门瞿昙说法应机无有差谬。七十七者沙门瞿昙语能随俗方音为说。七十八者沙门瞿昙一音说法令诸异类一时俱解。七十九者沙门瞿昙随有因缘次第说法。八十者沙门瞿昙胸有万字示功德相。大王当知。是名沙门瞿昙八十种好庄严成就功德相身。一切声闻辟支佛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及诸外道。莫能有者。是故我言无有过失。而说偈言

  地主听我说  如来八十好

  以是诸相好  庄严瞿昙身

  瞿昙甲圆好  形如半竹筒

  美艳赤铜色  光泽如油涂

  指间肉平满  次第均无差

  手文齐正直  深细相分明

  脉深无异相  唇色如频婆

  脚善住无差  是故常安隐

  踝骨隐不现  高下难分别

  手中相明显  示现诸功德

  舌相妙柔软  如天新华绵

  薄如赤铜叶  光色常晖鲜

  诸节皆深隐  妙相甚难见

  两手过双膝  天人皆赞叹

  妙声甚深远  犹如大龙王

  如天中雨雷  声微妙最胜

  瞿昙满月身  实相净相应

  妙形善端美  上下俱[月*庸]圆

  永尽恶身相  满足诸功德

  膺满如师子  一一好差别

  手足善光泽  皮如金色鲜

  如是诸功德  一一不可嫌

  身相次第好  离诸粗涩触

  脐轮相圆正  孔深无洼曲

  一切诸身分  功德所集成

  诸行皆清净  光明离闇浊

  如是功德身  善备不可嫌

  以是诸世间  乐观无厌足

  起如大龙王  奋迅动重渊

  步如牛王相  威如师子转

  身相甚柔软  骨节不相违

  趋进如鹅王  不疾亦不迟

  腹相小不现  胁柔软肋平

  毛右旋熠耀  光色如流电

  行步及去来  诸相甚端妍

  离随嗔恚爱  成就诸好因

  瞿昙无诸恶  万相表吉祥

  离于黄黑等  不好诸黡相

  眉如月初生  色如金精黑

  净眼无妒眼  广眼曜如星

  面门方圆好  妙声吐和音

  诸相过群生  离诸烦恼缠

  眉相甚妍美  鼻高如悬筒

  双目相广长  如青莲花叶

  眉齐不相离  相满圆如规

  齿高次第利  二牙光面门

  身毛无参差  咽颈离高下

  是故瞿昙相  天人无等者

  头圆如伞盖  缺骨顶夷平

  皮额俱不皱  如珂体圆实

  瞿昙毛细滑  不乱亦不散

  宛转轮右旋  常出诸妙音

  瞿昙毛鲜洁  尘垢不能染

  如彼净琉璃  不为淤泥点

  瞿昙毛满足  一一次第住

  如多楞只草  齐细不相绕

  瞿昙毛细软  如蜂王腹毛

  离病衰老相  发甲不变白

  瞿昙胸相满  亦如师子坐

  如鱼如高幢  亦如金刚钩

  如似立金瓮  如画还复旋

  如钵头摩花  如珂功德天

  如结加趺坐  一一诸节中

  力如那罗延  是故过世间

  瞿昙胸万字  具足千辐轮

  手脚相不异  千辐轮无差

  人主此正是  瞿昙诸小相

  二乘及外道  天人皆无等

  大王当知。沙门瞿昙成就如是诸相好身。一切众生无如此者。是故我言沙门瞿昙无有过失

  大王当知。沙门瞿昙究竟成就大慈心力。能大饶益一切众生。无有害心。彼大慈心无碍故。无障故。常行故。自然照故。遍至一切世间境界。入诸众生烦恼使故。大王当知。譬如净水摩尼宝珠。自体净故。而能清净一切浊水。大王当知。沙门瞿昙大慈心水亦复如是。自身清净。复能清净一切众生烦恼淤泥诸见浊水。大王当知。沙门瞿昙毕竟成就如是大慈。是故我言无有过失。而说偈言

  瞿昙大慈悲  遍观十方界

  一切众生心  无时能舍离

  故名佛世尊  成就大慈心

  是故一切智  无有诸过失

  如彼能净水  如意摩尼珠

  以体明净故  能清诸浊水

  瞿昙亦如是  自性离诸垢

  能以慈心水  净众生浊心

  大王当知。沙门瞿昙于诸众生。毕竟成就三十二种大悲观心。何等三十二。一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坠堕痴闇大黑处故。起大悲心。二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坠堕无明所缠窟故。起大悲心。三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坠堕世间大险处故。起大悲心。四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离寂静处堕世间故。起大悲心。五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堕大瀑水随漂流故。起大悲心。六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堕在颠倒险难大苦处故。起大悲心。七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堕在恶道离圣道故。起大悲心。八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为大烦恼能缚所缚。常为种种烦恼罗网所缠裹故。起大悲心。九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于诸境界常不可足不可满故。起大悲心。十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属诸爱主不自在故。起大悲心。十一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常为老死大苦劫害不生厌故。起大悲心。十二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不离诸疹。为诸一切种种病苦所逼恼故。起大悲心。十三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三火常然昼夜常烧常不灭故。起大悲心。十四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下业所缠增长世间诸苦恼故。起大悲心。十五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常怀惊怖无安隐心故。起大悲心。十六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少利所缠忘大过故。起大悲心。十七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为诸种种放逸所醉。无始睡蛇常睡在心。在旷野道常为五阴怨家逐故。起大悲心。十八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常为诸盖劫善财故。起大悲心。十九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无明覆眼常曀不见善知识故。起大悲心。二十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常为种种事乱其心犹如乱丝无理者故。起大悲心。二十一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常在愦闹离寂静故。起大悲心。二十二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常在难处离无难故。起大悲心。二十三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云何云何邪见缠故。起大悲心。二十四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随逐贪饵依止种种邪见使故。起大悲心。二十五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长夜执在想倒心倒。无常法中生于常想。于苦法中生于乐想。不净法中生于净想。无我法中生我想故。起大悲心。二十六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无始世来。常负生死诸恶重担。受大苦恼不疲厌故。起大悲心。二十七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依止世间。羸薄少力非坚固中谓坚固故。起大悲心。二十八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为染所染。常在无量诸垢中故。起大悲心。二十九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为有贪缚不厌舍故。起大悲心。三十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为诸供养恭敬降伏常求资生诸供养故。起大悲心。三十一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常为种种境界缠心生忧恼故。起大悲心。三十二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坠堕憍慢我慢地故。起大悲心。大王当知。是名沙门瞿昙于诸众生毕竟成就三十二种大悲观心。是故我言无有过失。而说偈言

  瞿昙见众生  闭在世间狱

  轮回遍诸趣  常受一切苦

  痴闇覆其心  不知生厌离

  是故无上尊  常起大悲心

  瞿昙见众生  乐着诸世间

  四流河所漂  随顺不得返

  常没生死海  不知求出离

  是故十力者  常起大悲心

  瞿昙见众生  坠堕大险中

  入于非正道  无有能救者

  是故瞿昙观  起于大悲心

  置于佛菩提  最胜无畏处

  瞿昙见众生  缚在牢狱中

  与爱作僮仆  策使诸境界

  宛转老死海  不觉亦不知

  是故十力者  常起大悲心

  瞿昙见众生  炽然三种火

  常在诸恶趣  种种苦所害

  怖畏诸恶道  无有依止处

  是故十力者  常起大悲心

  瞿昙见众生  乐着于诸有

  放逸心自在  贪着诸境界

  常被种种害  而不生怖畏

  是故十力者  常起大悲心

  瞿昙见众生  无明黑所覆

  种种曀所障  不离一切盖

  诸见乱如丝  无有能解者

  是故十力者  常起大悲心

  瞿昙见众生  堕在八邪见

  为爱久住处  以是常缚心

  如是诸难中  乐不生厌离

  是故十力者  常起大悲心

  瞿昙见众生  起于颠倒心

  于苦不净中  而生乐净想

  无常无我中  而反我常实

  是故十力者  常起大悲心

  瞿昙见众生  依止羸薄力

  常为重担押  无心生厌离

  起于坚固想  染着不能舍

  是故十力者  常起大悲心

  瞿昙见众生  在有贪海中

  利养覆心故  常求爱境界

  贪心如野火  炽然不知足

  是故十力者  常起大悲心

  瞿昙见众生  具造诸苦业

  常为诸忧悲  苦恼之所逼

  为拔彼众生  种种诸恼害

  是故十力者  常起大悲心

  瞿昙恒观彼  一切众生界

  常起大悲心  是故无过失

  大王当知。沙门瞿昙毕竟成就三念处。王言。大师。何者如来三念处。答言。大王。一者无喜心。二者无嗔心。三者无嗔无喜心。王言。大师。云何无喜心答。言。大王。无喜心者。沙门瞿昙在众说法。若有众生。身正恭敬。摄耳不散。随顺受教。如说修行。沙门瞿昙。不以为喜。不生踊悦。不生踊跃。何以故。沙门瞿昙舍心平等。安住一心故。王言。大师。云何无嗔心。答言。大王。沙门瞿昙在众说法。若有众生。身不恭敬。耳不专听。违背圣教。不如说行。沙门瞿昙不生嗔心。亦复不起不忍之心。亦复不生非可信心。亦不生彼违我教心。何以故。沙门瞿昙舍心平等。安住一心故。王言。大师。云何不喜不嗔心。答言。大王。沙门瞿昙在众说法。于其众中。身正恭敬摄耳不散随顺受教如说修行。有不恭敬失耳境界违背圣教不如说行。沙门瞿昙于此二人。不生喜心踊悦心踊跃心。不生嗔心。亦复不起不忍之心。亦复不生不可信心。亦不念彼违我教心。何以故。沙门瞿昙舍心平等。安住一心故。大王当知。沙门瞿昙依三念处不染心住。是故我言无有过失。而说偈言

  瞿昙说法中  一心正受者

  常住正念故  不起欢喜心

  瞿昙说法中  不正心谛受

  常住正念故  亦不起嗔心

  瞿昙说法中  受不受二分

  常住平等故  不嗔亦不喜

  大王当知。沙门瞿昙毕竟成就三不护业。王言。大师。何者如来三不护业。答言。大王。一者身业不护。二者口业不护。三者意业不护。王言。大师。云何身业不护。答言大王。沙门瞿昙身行清净。沙门瞿昙。无有诸行不清净者。是故沙门瞿昙不作心念。我身业不清净。恐畏他知作心防护。何以故。沙门瞿昙无有身行不清净故。是名第一身业不护。王言。大师。云何口业不护。答言。大王。沙门瞿昙口业清净。沙门瞿昙无有口业不清净者。是故沙门瞿昙不作心念。我口业不清净。恐畏他知作心防护。何以故。沙门瞿昙无有口业不清净故。是名第二口业不护。王言。大师。云何意业不护。答言。大王。沙门瞿昙意业清净。沙门瞿昙无有意业不清净者。是故沙门瞿昙不作心念。我意业不清净。恐畏他知作心防护。何以故。沙门瞿昙无有意业不清净故。是名第三意业不护。大王当知。沙门瞿昙毕竟成就三不护业。是故我言无有过失。而说偈言

  瞿昙三种业  离妄及无记

  是故常清净  出诸护境界

  为诸弟子众  平等心说法

  有过者能除  无过者便摄

  大王当知。沙门瞿昙毕竟成就一切种智清净。王言。大师。何者如来一切种智清净。答言。大王。沙门瞿昙一切种智清净。有四种。一者身一切种智清净。二者观一切种智清净。三者心一切种智清净。四者智一切种智清净。王言。大师。云何如来身一切种智清净。答言。大王。沙门瞿昙身一切种智清净者。离诸烦恼一切习气皆灭无余。随意所欲取舍生退。于一切处身得自在。是名身一切种智清净。王言。大师。云何如来观一切种智清净。答言。大王。沙门瞿昙观一切种智清净者。于应化身。离一切烦恼。及烦恼习气。皆灭无余。回转现没。一切观中而得自在。是名观一切种智清净。王言。大师。云何如来心一切种智清净。答言。大王。沙门瞿昙心一切种智清净者。一切烦恼烦恼习气及心所染。皆悉远离心得自在。聚集一切善根满足。是名心一切种智清净。王言。大师。云何如来智一切种智清净。答言。大王。沙门瞿昙智一切种智清净者。一切无明分及诸烦恼。烦恼习气。皆灭无余。一切法中得无障碍自在。是名智一切种智清净。大王当知。沙门瞿昙。毕竟成就如是一切种智清净。是故我言无有过失。而说偈言

  瞿昙一切智  依止四净法

  是故见无垢  智慧身自在

  瞿昙清净慧  具足四种智

  烦恼习气灭  是故无过失

  

  功德无量:如果您发现本经文有误/缺,可以点我为众生修正此经

  

  《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网站(putixia.net)提供分节阅读,后面还有【4】个分章。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