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传灯录》二十八 ▪第4页
卷第二十八目录
..续本经文上一页迦出山相。奏曰。此吴道子画。师亦读所题赞曰。大哉释迦文。福聚海无量。此地少朱砂。赤土也为上。我今稽首礼赞扬。留与人天作榜样
上观临济像曰。此是临济。师对。临济禅师乃曹州人。臣十二世祖师也
上周览山林乃曰。想雪下时可观。师对。更有上方尤好。上回。师随至东廊法堂前
上观壁画。师奏曰。此乃历代高僧
上曰。如今有否。师对。西廊工已就
上指华严变相。师随问奏答。语意相契
上遂回驾。师谢恩而归。翌日有旨赐绢帛等。是年八月六日有 旨宣。灵隐长老七日同官员僧道入内就观堂斋。斋罢赴观堂前起居 上赐坐赐茶。谢恩次续有 旨。独宣灵隐长老至观堂东合。师随入奏曰。臣等今日蒙 陛下赐净供。三教毕集。此一段胜事。世所希有。感荷圣恩
上曰。可谓胜事遂赐坐
上曰。有一两件事欲问卿。师对曰。臣愿闻 圣训
上曰。前日唾梦中忽闻钟声。遂觉。未知梦与觉是如何。师对 陛下问梦中底觉来底。若问觉来底。而今正是寐语。若问梦中底梦觉无殊。教谁分别。梦即是幻。知幻即离。离幻即觉。觉心不动。所以道。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上曰。梦幻既非。且钟声从甚处起。师奏。从 陛下问处起 上笑
上复问。前日在此合静坐。忽然思得向时所举不与万法为侣。只这不与万法为侣也大奇。朕从这里有个见处。师奏曰。不与万法为侣。陛下作么生会
上曰。四海不为多。师奏曰。一口吸尽西江水又如何
上曰。亦未尝欠阙。师奏曰。臣每于入室时常问衲云。如何是斩新一句。拟议劈胸便打。有时问云。如何是向上一路。未开口也打
上曰。因甚却如此。师对。才涉思惟即成剩法。才落阴界即是生死根本。参禅如斲轮拟议勿干涉。如击石火似闪电光。已是钝置了也。何故法无二法。心无别心。天无二日。所以德山悟道了封却佛殿门乃云。有尔便无我有我便无尔。方能见道。近有一士人。到寺见方丈壁间臣所作偈颂。乃云。好偈颂。臣问曰。闻公学伊川之学。排佛氏是否。士人不对。臣又问曰。只如德山示众云。释迦弥勒是担屎汉。十地菩萨。是守田奴。莫也是排佛么。士人惘然。臣曰。这里有一条活路。若看得见受用不尽。如看不见非但招因带果。更有事在。观公所见未曾遇人。且坐吃茶。前日又有一官人问。长老年多少。臣云。七十岁。官人云。颐养得好。臣云。菜羹粥饭僧何足道。官人云。性命事如何。臣云。老僧无性命。官人云。如何无。臣云。也无如何。官人遂摇头云。第恐未是在。臣云。非但横点头未是。直饶正点。头也未是在。官人良久再问云。官员与禅僧如何。臣云。只一般。官人云。官员进身仕路。禅僧宴坐林间。安得一般。臣云。适来未与公相见时也一般。而今相见了也一般。直饶相赞相毁也一般。所以道。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官人云。长老语异。可别觅一杯茶。臣云。寺事多故不能从款。大率古今言句正如 陛下向时所作布袋赞。其略曰。别别分明一点红炉雪岂容存驻也
上曰。作颂最难。师奏曰。昔时叶县省禅师。有一法嗣住汉州什邡方水禅院曾作偈示众曰。方水潭中鳖鼻蛇。拟心相向便榆椰。何人拔得蛇头出
上曰。更有一句师对。只有三句
上曰。如何只有三句师对。意有待焉。二百年后无人下语。后大隋元靖长老举前三句了。乃着语云。方水潭中鳖鼻蛇。又佛果圆悟禅师。亦于第三句下着语云。云门胡饼赵州茶。臣于第三句下着语云。嚤呢哒哩吽[口*发]吒 上笑曰。甚好。又问。古今得受用者谁。师对 太宗皇帝
上曰。闻太宗皇帝得大受用。师对 太宗皇帝一日幸大相国寺。见僧看经次问云看甚经。僧云。仁王护国经 太宗皇帝云。既是朕经。为甚却在卿手里。僧无语。臣亦曾代下一转语
上曰。卿如何代语。师对。当时只将经卷。当笏鞠躬云。愿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上曰。好好。师奏曰 太宗皇帝又尝见一僧问云。卿是何人。僧云。塔主 太宗皇帝云。既是朕塔。因甚是卿作主。其僧又无语。臣亦代语云 圣恩普被 上首肯。久之忽闻窗外报未牌。师奏曰 陛下日应万机。臣不敢久留恐劳 圣听。谢恩下殿。九年四月二日有 旨。四月八日宣入内观堂斋。斋罢同众起居 上问曰。相将结夏。师奏曰。此乃丛林成规。西天于结夏日铸蜡人藏土窟中。结夏九十日。戒行精洁则蜡人冰。不然则蜡人不全。故号为僧蜡
上曰。观行如何天竺法。师奏云。今日十六人入观堂修三年净观
上曰。观者是观想。忘想颠倒相持何时得了。师对。以贼捉贼将心觅心。故楞严呵云。想念不可脱云何获圆通
上曰。如华严大经要妙。只在偈赞处。争如十地顿超。师对。如华严经偈赞。只闻得四句则八十一卷华严一时了毕
上曰。须尽底透得彻始得。师对。曹洞下禅多云。直须尽底去。如何得尽底去。上掷下羽扇于榻前默然正坐。时众皆惘然相顾无语。师即起身近前奏曰。今日乃释迦如来诞庆之辰 陛下作此一段胜事。臣等见所未见闻所闻。时大雨乃曰。直得天雨四花地摇六震。适来诸山皆有颂臣独无。而今辄有一颂
上曰。如何。师对。未至禁门时举似 陛下了也
上曰。何妨再举一遍看。师对不可头上更安头
上曰。朕也要知。师退一步奏曰。臣深领此一问
上曰。更有也无。师对。当似今日。又奏曰。昔见台州守宗颖。问因看法华经云。佛身长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由旬。到此直是疑着。是时臣掷下扇子于地上云。尔且道。我扇长多少。与佛身相去几何。渠惘然无答
上曰。此是妙处如庖丁解牛。师对。不见全牛可下刀。无垢光中本三昧 上首肯之。师谢恩归位
上曰。修禅定者如何。师对。初机若有所习则不名大定。大定等虚空了无修习处。亦无起灭出入处 陛下看此习定之者。尽是未证果位凡夫。直饶习到四禅八定亦未为究竟。故圭峰宗密禅师云。非想定后还作非狸之身。昔有僧名顶三教。尝作偈示众云。四禅舍念常清净。半是真如半是空。此处修行多岐路。行人到者莫匆匆。一边顿证则一念作佛。一边差别则堕在二乘。穷空不归四六二万十千劫。修行再入轮回。故云。繁兴永处那伽定。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乃至风动尘起云行雨施悉皆在定。傅大士云。欲学诸三昧。是动非在禅。心随境界流。云何名为定。此乃是不动真智也 上曰是。众皆起谢恩下殿。师再入奏曰。臣去年八月二日奏对录。并七佛偈。日本国法师问道录。三日前亦曾乞进
上曰。已看得数版未了在。师奏曰。七佛偈去冬因沈介尚书问。第三毗舍浮佛偈云。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上曰。他如何问。师奏曰。前境若无心亦无。他到此生疑。却问如何。臣答云。未有尚书时唤什么作境。心境俱空是个什么。渠默有契证
上曰。朕近日于四海不为多处。别得一转语云。明镜绝纤尘。师奏曰。臣感蒙 圣训。谢恩下殿
台州洪福子文禅师上堂。不昧不落作么会。会得依前堕野狐。一夜凉风生画角。满船明月泛江湖
功德无量:如果您发现本经文有误/缺,可以点我为众生修正此经。
《续传灯录》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网站(putixia.net)提供分节阅读,后面还有【8】个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