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传法正宗记》

「史传部」经文2078卷51页码:P0715
宋 契嵩编

  《传法正宗记》九 ▪第3页

  

  ..续本经文上一页一曰抚州覆船和尚者。一曰杭州奉先法瑰者。一曰庐山化城慧朗者。一曰杭州永明寺达鸿者。一曰高丽灵鉴者。一曰荆门上泉和尚者。一曰庐山大林僧遁者。一曰池州仁王缘胜者。一曰归宗义柔者。一曰泉州上方慧英者。一曰荆州护国遇禅师者。一曰饶州芝岭照禅师者。一曰归宗师慧者。一曰归宗省一者。一曰襄州延庆通性者。一曰归宗梦钦者。一曰洪州舍利玄阐者。一曰洪州永安明禅师者。一曰洪州禅溪可庄者。一曰潭州石霜爽禅师者。一曰江西灵山和尚者。一曰庐山佛手岩因禅师者。一曰金陵保安止和尚者。一曰升州华严幽和尚者。一曰袁州木平道达者。一曰洪州大宁道迈者。一曰楚州龙兴德宾者。一曰鄂州黄龙仁禅师者。一曰洪州西山道耸者

  大鉴之十世。曰襄州清溪洪进禅师。其所出法嗣二人。一曰相州天平山从漪禅师者。一曰庐山圆通德缘者

  大鉴之十世。曰金陵清源休复禅师。其所出法嗣二人。一曰金陵奉先慧同者。一曰庐山宝庆庵道习者

  大鉴之十世。曰抚州龙济山绍修禅师。其所出法嗣一人。曰河东广原和尚者

  大鉴之十世。曰衡岳南台寺守安禅师。其所出法嗣二人。一曰襄州鹫岭善美者。一曰安州慧日明禅师者

  大鉴之十世。曰漳州报劬院玄应禅师。其所出法嗣一人。曰报劬第一世仁义者

  大鉴之十世。曰漳州隆寿无逸禅师。其所出法嗣一人。曰漳州龙寿法骞者

  大鉴之十世。曰庐山归宗道诠禅师。其所出法嗣一人。曰筠州九峰山守诠者

  大鉴之十一世。曰天台山德韶国师。其所出法嗣凡五十有一人。一曰杭州永明寺延寿者。一曰温州大宁可弘者。一曰苏州长寿朋彦者。一曰杭州五云山志逢者。一曰杭州报恩法端者。一曰杭州报恩绍安者。一曰福州之广平守威者。一曰杭州报恩永安者。一曰广州光圣师护者。一曰杭州奉先清昱者。一曰天台普简智勤者。一曰温州雁荡愿齐者。一曰杭州普门希辩者。一曰杭州光庆遇安者。一曰天台般若友蟾者。一曰婺州智者全肯者。一曰福州玉泉义隆者。一曰杭州龙册晓荣者。一曰杭州功臣庆萧者。一曰越州称心敬琎者。一曰福州严峰师术者。一曰潞州华严慧达者。一曰越州清泰道圆者。一曰杭州九曲庆祥者。一曰杭州开化行明者。一曰越州开善义圆者。一曰温州瑞鹿遇安者。一曰杭州龙华慧居者。一曰婺州齐云遇臻者。又一曰温州瑞鹿寺本先者。一曰杭州报恩德谦者。一曰杭州灵隐处先者。一曰天台善建省义者。一曰越州观音安禅师者。一曰婺州仁寿泽禅师者。一曰越州云门重曜者。一曰越州大禹荣禅师者。一曰越州地藏琼禅师者。一曰杭州灵隐绍光者。一曰杭州龙华绍銮者。一曰越州碧泉行新者。一曰越州象田默禅师者。一曰润州登云从坚者。一曰越州观音朗禅师者。一曰越州诸暨五峰和尚者。一曰越州何山道孜者。一曰越州大禹自广者。一曰筠州黄檗师逸者。一曰苏州瑞光清表者。一曰杭州兴教寺洪寿者。一曰苏州承天道原者

  大鉴之十一世。曰杭州报恩寺慧明禅师。其所出法嗣一人。曰福州保明道诚者

  大鉴之十一世。曰金陵报慈道场文遂禅师。其所出法嗣五人一曰常州齐云慧禅师者。一曰洪州双岭祥禅师者。一曰洪州观音真禅师者。一曰洪州龙沙茂禅师者。一曰洪州大宁奖禅师者

  大鉴之十一世。曰杭州永明道潜禅师。其所出法嗣三人。一曰杭州千光王瑰省者。一曰衢州镇境志澄者。一曰明州崇福庆祥者

  大鉴之十一世。曰杭州灵隐清耸禅师。其所出法嗣九人。一曰杭州功臣道慈者。一曰秀州罗汉愿昭者。一曰处州报恩师智者。一曰衢州濲宁可先者。一曰杭州光孝道端者。一曰杭州保清遇宁者。一曰福州支提辨隆者。一曰杭州瑞龙希圆者。一曰杭州国泰德文者

  大鉴之十一世。曰洪州百丈山道常禅师。其所出法嗣三人。一曰庐山栖贤澄諟者。一曰苏州万寿德兴者。一曰越州云门永禅师者

  大鉴之十一世。曰庐山归宗义柔禅师。其所出法嗣二人。曰庐山罗汉行林者。一曰杭州功臣觉轲者

  大鉴之十一世。曰金陵报慈行言禅师。其所出法嗣二人。一曰洪州云居义能者。一曰饶州北禅清皎者

  大鉴之十一世。曰金陵报恩法安禅师。其所出法嗣二人。一曰庐山栖贤道坚者。一曰归宗慧诚者

  大鉴之十一世。曰庐州长安院延规禅师。其所出法嗣二人。一曰庐州长安辨实者。一曰云盖山用清者

  大鉴之十二世。曰杭州永明延寿禅师。其所出法嗣二人。一曰杭州富阳子蒙者。一曰杭州朝明院津禅师者

  大鉴之十二世。曰苏州长寿院朋彦禅师。其所出法嗣一人。曰长寿第二世法齐者

  大鉴之十二世。曰杭州普门寺希辩禅师。其所出法嗣二人。一曰高丽国慧洪者。一曰越州上林湖智者

  大鉴之十二世。曰云居山真如道齐禅师。其所出法嗣九人。一曰云居契瑰者。一曰杭州灵隐文胜者。一曰台州瑞岩义海者。一曰大梅居煦者。一曰大梅保福居素者。一曰荆门清溪清禅师者。一曰云门居曜者。一曰云居慧震者。一曰庐山慧日智达者

  评曰。正宗至大鉴传既广。而学者遂各务其师之说。天下于是异焉。竞自为家。故有沩仰云者。有曹洞云者。有临济云者。有云门云者。有法眼云者。若此不可悉数。而云门临济法眼三家之徒。于今尤盛。沩仰已熄。而曹洞者仅存。绵绵然犹大旱之引孤泉。然其盛衰者岂法有强弱也。盖后世相承得人与不得人耳。书不云乎。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功德无量:如果您发现本经文有误/缺,可以点我为众生修正此经

  

  《传法正宗记》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网站(putixia.net)提供分节阅读,后面还有【1】个分章。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