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法苑珠林》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经文2122卷53页码:P0269
唐 道世撰

  《法苑珠林》二

  卷第一 / 西明寺沙门释道世撰

  劫量 三界 日月 六道 千佛 敬佛 敬法 敬僧 致拜 福田 归信 士女 入道 惭愧 奖道 说听 见解 宿命 至诚 神异 感通 住持 潜遁 妖怪 变化 眠梦 兴福 摄念 发愿 法服 燃灯 悬幡 香华 呗赞 敬塔 伽蓝 舍利 供养 受请 轮王 君臣 纳谏 审察 思慎 俭约 惩过 和顺 诫勖 忠孝 不孝 报恩 背恩 善友 恶友 择交 眷属 校量 机辩 愚戆 诈伪 堕慢 破邪 富贵 贫贱 债负 诤讼 诬谤 祝术 祭祀 占相 祈雨 园果 渔猎 慈悲 放生 救厄 怨苦 业因 受报 罪福 欲盖 四生 十使 十恶 六度 忏悔 受戒 破戒 受斋 破斋 赏罚 利害 酒肉 秽浊 病苦 舍身 送终 法灭 杂要 传记

  劫量篇第一(劫灾有二一小二大)

  初明小三灾(此有六部) 述意部 疫病部 刀兵部 饥馑部 相生部 对除部

  述意部第一

  夫劫者。盖是纪时之名。犹年号耳。然则时无别体。约法而明。所以圣教弘宣多所攸载者。虽非理观之冲规。亦惩劝之幽旨也。若乃涉迷津于曩识。微尘之数易穷。返觉路于初心。僧祇之期难满。此迷悟之异也。自有无间狱中等芥城。而限命先行。天上俦衣石。以受形。此善恶之殊也。至若娑婆世界。谓俄倾为百龄。袈裟刹土将永劫以浃日。斯染净之别也。统而言之。不过大小。大小之内各有三焉。大则水火风而为灾。小则刀馑疫以成害。是知六年华观。终焚炀于沈灰。千梵琼台。卒漂沦于骤雨。加复诊候无征。雩祈失效。霜戈接刃。星剑交锋。酷毒生人崩亡殆尽。恐三界而未悟。嗟六道而悲夫

  疫病部第二

  依智度论。云何名为劫。答曰。依西梵正音名为劫簸颰陀。劫簸者(亦名劫波。秦言分别时节)颰陀者(秦言善有亦名为贤以多贤人出世故名贤劫也)。又立世阿毗昙论云。佛世尊说。一小劫者。名为一劫。二十小劫亦名一劫。四十小劫者亦名一劫。六十小劫亦名一劫。八十小劫名一大劫。云何一小劫名为一劫。是时提婆达多比丘住地狱中。受异熟业报。佛说住寿一劫。云何二十小劫亦名一劫。如梵先行天。二十小劫是其寿量。佛说住寿一劫。云何四十小劫亦名一劫。如梵众天寿量。四十小劫。佛说住寿一劫。云何六十小劫亦名一劫。如大梵天寿量。六十小劫。佛说住寿一劫。云何八十小劫名一大劫。佛说劫中世界经云。二十小劫坏。次经二十小劫坏已空。次经二十小劫起成。次经二十小劫起成已住。是二十小劫起成已住者。几多已过几多未过。八小劫已过。十一小劫未来。第九一劫现在未尽。此第九一劫。几多已过几多未来。未来定余六百九十年在(至梁末己卯年翻此经为断)是二十小劫中间。有三小灾次第轮转。一疾疫灾。二刀兵灾。三饥馑灾(此三小灾诸经论列名前后不同。若依长阿含中阿含起世等。初列刀兵次列饥馑后列疫病。若依俱舍毗昙婆沙论等。初列刀兵次列疫病后列饥馑。若依瑜伽对法论等。初列饥馑后列刀兵。若据年月长短次第依瑜伽对法论者是也)今且依立世阿毗昙论云。此即第九中。即当第三灾。此劫由饥馑故尽。佛言。是二十小劫世界起成。得住中第一劫。小灾起时有大疾疫。种种诸病一切皆起。剡浮提中一切国土。所有人民等遭大疾疫。一切鬼神起嗔恶心。损害世人。寿命短促唯住十岁。身形矬小。或二搩手。或三搩手。于其自量则八搩手。所可资食稊稗为上。人发衣服以为第一。唯有刀仗以自庄严。是时诸人不行正法。非法贪着邪见等业日夜生长。诸恶鬼神处处损人。是时大国王种悉皆崩亡。所有国土次第空废。唯有小郡县是其所余。相去辽远各在一处。如是人者疾病困苦。无人布施汤药饮食。以是因缘寿命未应尽横死无数。一日一夜无量众生疾病死。由行恶法。得是果报。于此中生。劫浊而起。舍命已后堕三恶道。时一郡县次复荒芜。唯少家在。相去转远各在一处。疾疫死者无人送埋。是时土地白骨所覆。乃至居家次第空尽。是时劫末唯七日在。于七日中无量众生遭疫死尽。设有在者各散别处。时有一人合集剡浮提内男女。唯余一万留为当来人种。唯此万人能持善行。诸善鬼神欲令人种不断绝故。拥护是人以好滋味令入毛孔。以业力故人种不断。过七日后。是大疫病一时息灭。一切恶鬼皆悉舍去。随诸众生饮食衣服。应念所须天即雨下。阴阳调和美味出生。身形可爱安乐无病。譬如亲爱久不相见。忽得聚集生喜乐心。共相携持不相舍离。是前劫人寿命十岁。后劫人民从其而生。寿命最长二十千岁。如此功德自然得成。与善法相应。身口意善。舍寿命后。生善道中。后天舍命还生人道。自然贤善戒品具足。舍寿已后更生天道。久久如是。初劫中间疫病穷尽。次第二劫来续二十千岁。是劫中间第一寿量。是人从前二十千岁人所生。神力自在资生具足。寿命四十千岁。人天道生久久如是。说名第二劫。中间第二寿量四十千岁。资生具足。寿命六十千岁。久久如是。说名第三劫。中间第三寿量六十千岁。从六十千岁至八十千岁。是时女年五百岁尔乃行嫁。是时诸人唯有七病。谓大小便利寒热淫欲饥老等。如是时中。一切国土富贵丰乐。无有怨贼反逆盗窃。村落次比鸡鸣相闻。耕种虽少收实巨多。衣服财宝称意具足。安坐受乐无所驰求。寿命八十千岁时住阿僧祇年。乃至众生未起十恶从起十恶。因此百年则减十岁。次复百年复减十岁。次第渐减至余十岁。最后十岁住不复减。长极八万短至十年。若佛不出世次第如此。若佛出世如正法住。众生寿命暂住不减。随正法稍减寿命渐减

  刀兵部第三

  依立世阿毗昙论云。佛说一小劫者。名为一劫。如是同前。乃至八十小劫名大劫。中至二十小劫起成。住中第二小灾起由大刀兵。人寿十岁时三毒邪见日夜生长。父母儿子兄弟眷属互相斗诤。何况他人。是时诸人起斗诤已仍相手舞。或以瓦石刀仗互相怖畏。四方诸国互相伐讨。一日一夜害死无量。如是过失自然而生。人行不善得是果报。于此中生劫浊而起。是时人家一时没尽。纵有余残各各分散。是时劫末余七日在。于七日中手执草木即成刀仗。由此器仗互相残害怖畏困死。是时诸人怖惧刀仗逃窜林薮。或度江水隐蔽孤洲。或入坑窟以避灾难。或时相见仍各惊走恐怖失心。或时仆地。譬如獐鹿遭逢猎师。如是七日刀兵横死其数无量。设有在者各散别处。时有一人合集剡浮提男女。唯余一万。留为当来人种。于是时中皆行非法。唯此万人能行善法。诸善鬼神。欲令人种不断绝故。拥护是人以好滋味令入毛孔。以业力故。于劫中间留人种子自然不断。过七日后。是大刀兵一时息灭。一切恶鬼皆悉舍去。随诸众生所须衣食。应念所须天即雨下。阴阳调和。美味出生。身形可爱相好还复。一切善法自然而起。清凉寂静安乐无病。慈悲心起无恼害意。互得相见生喜乐心。譬如亲爱久不相见。忽得聚集生喜乐心。共相携持不相舍离。从其十岁展转行善。生人天中至二十千岁。乃至寿命八十千岁。住阿僧祇年。自外同前不烦重述

  饥馑部第四

  依立世阿毗昙论云。从一小劫乃至八十小劫。住劫中第三劫小灾起时。由大饥饿灾欲起时。由天亢旱一切人民遭大疾疫。一切鬼神起嗔恶心。损害世人。寿命短促。唯住十岁。身形短小。或二三搩手。所食稊稗。人发为衣犹为上服。刀仗自严不相恭敬。贫穷困苦愚痴邪见日夜生长。谷贵饥馑。舍罗柯行。见他资粮便往夺食。以此因缘饿死无数。一切众生生劫浊中。自然而起。造作恶业。天不降雨四五年中。由大旱故觅生草菜尚不可得。何况米谷。一切禽兽悉取食之。于一日一夜饥饿死者其数无量。郡县空尽。唯少家在。相去转远。不行正法三毒转盛。贫穷困苦口夜相应是时六七年间。天不降雨。由大旱故思欲见水尚不可得。何况饭食。是劫中间唯七日在。一日一夜饿死无数。纵有在者各散别处。时有一人合数剡浮提内男女大小共一万人。留为当来人种。人能行善。诸善鬼神。欲令人种不断绝故。拥护是人。以好滋味令入毛孔。以业力故。人种不断。过七日后。是饥饿一时息灭。一切恶鬼皆悉舍去。所须衣食。天即雨下。阴阳调和。美味出生。身形可爱相好遂复。一切善法自然而起。清凉寂静安乐无病。慈悲入心无恼害意。譬如亲爱久不相见。忽得聚集生喜。乐心。共相携持不相舍离。从于十岁展转行善。生人天中。寿命长远。至二十千岁乃至八十千岁。自外法因并同初述(依立世中。三灾各经七日。若依余经论说饥馑七年七月七日疫病七月七日刀兵极经七日)故瑜伽论云。谓人寿三十岁时。方始建立。当尔之时。精妙饮食不可复得。唯煎煮朽骨共为宴会。若遇得一粒稻麦粟稗等子。重若末尼珠。藏置箱箧而守护之。彼诸有情多无气势。蹎僵在地不复能起。由饥俭故。有情之类亡没殆尽。如此俭灾经七年七月七日七夜方乃得过。彼诸有情复共聚集起下厌离。由此因缘。寿不退减俭灾遂息。又若人寿二十岁时。本起厌患今乃退舍。尔时多有疫气瘴厉。灾横热恼相续而生。彼诸有情遇此诸病。多悉殒没。如是病灾七月七日七夜方乃得过。彼诸有情复共聚集起中厌离。由此因缘。寿量无减病灾乃息。又人寿十岁时。本起厌患今还退舍。尔时有情展转相见。各起猛利杀害之心。由此因缘。随执草木及以瓦石。皆成最极锐利刀剑。更相残害死丧终尽。如是刀灾极经七日方乃得过

  相生部第五

  依中阿含经云。过云有轮王出世。名曰顶生。奉持斋法修行布施。国中贫者出财用给。后经多时。然国中有贫穷者。不能出物用给恤乏。人转穷困。因穷便盗他物。其主捕伺收缚。送诣刹利顶生王所。白曰。天王。此人盗我物。愿天王治。王问彼人曰。汝实盗耶。彼曰。实盗。所…

《法苑珠林二》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