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苑珠林》二
卷第一 / 西明寺沙門釋道世撰
劫量 叁界 日月 六道 千佛 敬佛 敬法 敬僧 致拜 福田 歸信 士女 入道 慚愧 獎道 說聽 見解 宿命 至誠 神異 感通 住持 潛遁 妖怪 變化 眠夢 興福 攝念 發願 法服 燃燈 懸幡 香華 呗贊 敬塔 伽藍 舍利 供養 受請 輪王 君臣 納谏 審察 思慎 儉約 懲過 和順 誡勖 忠孝 不孝 報恩 背恩 善友 惡友 擇交 眷屬 校量 機辯 愚戆 詐僞 墮慢 破邪 富貴 貧賤 債負 诤訟 誣謗 祝術 祭祀 占相 祈雨 園果 漁獵 慈悲 放生 救厄 怨苦 業因 受報 罪福 欲蓋 四生 十使 十惡 六度 忏悔 受戒 破戒 受齋 破齋 賞罰 利害 酒肉 穢濁 病苦 舍身 送終 法滅 雜要 傳記
劫量篇第一(劫災有二一小二大)
初明小叁災(此有六部) 述意部 疫病部 刀兵部 饑馑部 相生部 對除部
述意部第一
夫劫者。蓋是紀時之名。猶年號耳。然則時無別體。約法而明。所以聖教弘宣多所攸載者。雖非理觀之沖規。亦懲勸之幽旨也。若乃涉迷津于曩識。微塵之數易窮。返覺路于初心。僧祇之期難滿。此迷悟之異也。自有無間獄中等芥城。而限命先行。天上俦衣石。以受形。此善惡之殊也。至若娑婆世界。謂俄傾爲百齡。袈裟刹土將永劫以浃日。斯染淨之別也。統而言之。不過大小。大小之內各有叁焉。大則水火風而爲災。小則刀馑疫以成害。是知六年華觀。終焚炀于沈灰。千梵瓊臺。卒漂淪于驟雨。加複診候無征。雩祈失效。霜戈接刃。星劍交鋒。酷毒生人崩亡殆盡。恐叁界而未悟。嗟六道而悲夫
疫病部第二
依智度論。雲何名爲劫。答曰。依西梵正音名爲劫簸颰陀。劫簸者(亦名劫波。秦言分別時節)颰陀者(秦言善有亦名爲賢以多賢人出世故名賢劫也)。又立世阿毗昙論雲。佛世尊說。一小劫者。名爲一劫。二十小劫亦名一劫。四十小劫者亦名一劫。六十小劫亦名一劫。八十小劫名一大劫。雲何一小劫名爲一劫。是時提婆達多比丘住地獄中。受異熟業報。佛說住壽一劫。雲何二十小劫亦名一劫。如梵先行天。二十小劫是其壽量。佛說住壽一劫。雲何四十小劫亦名一劫。如梵衆天壽量。四十小劫。佛說住壽一劫。雲何六十小劫亦名一劫。如大梵天壽量。六十小劫。佛說住壽一劫。雲何八十小劫名一大劫。佛說劫中世界經雲。二十小劫壞。次經二十小劫壞已空。次經二十小劫起成。次經二十小劫起成已住。是二十小劫起成已住者。幾多已過幾多未過。八小劫已過。十一小劫未來。第九一劫現在未盡。此第九一劫。幾多已過幾多未來。未來定余六百九十年在(至梁末己卯年翻此經爲斷)是二十小劫中間。有叁小災次第輪轉。一疾疫災。二刀兵災。叁饑馑災(此叁小災諸經論列名前後不同。若依長阿含中阿含起世等。初列刀兵次列饑馑後列疫病。若依俱舍毗昙婆沙論等。初列刀兵次列疫病後列饑馑。若依瑜伽對法論等。初列饑馑後列刀兵。若據年月長短次第依瑜伽對法論者是也)今且依立世阿毗昙論雲。此即第九中。即當第叁災。此劫由饑馑故盡。佛言。是二十小劫世界起成。得住中第一劫。小災起時有大疾疫。種種諸病一切皆起。剡浮提中一切國土。所有人民等遭大疾疫。一切鬼神起嗔惡心。損害世人。壽命短促唯住十歲。身形矬小。或二搩手。或叁搩手。于其自量則八搩手。所可資食稊稗爲上。人發衣服以爲第一。唯有刀仗以自莊嚴。是時諸人不行正法。非法貪著邪見等業日夜生長。諸惡鬼神處處損人。是時大國王種悉皆崩亡。所有國土次第空廢。唯有小郡縣是其所余。相去遼遠各在一處。如是人者疾病困苦。無人布施湯藥飲食。以是因緣壽命未應盡橫死無數。一日一夜無量衆生疾病死。由行惡法。得是果報。于此中生。劫濁而起。舍命已後墮叁惡道。時一郡縣次複荒蕪。唯少家在。相去轉遠各在一處。疾疫死者無人送埋。是時土地白骨所覆。乃至居家次第空盡。是時劫末唯七日在。于七日中無量衆生遭疫死盡。設有在者各散別處。時有一人合集剡浮提內男女。唯余一萬留爲當來人種。唯此萬人能持善行。諸善鬼神欲令人種不斷絕故。擁護是人以好滋味令入毛孔。以業力故人種不斷。過七日後。是大疫病一時息滅。一切惡鬼皆悉舍去。隨諸衆生飲食衣服。應念所須天即雨下。陰陽調和美味出生。身形可愛安樂無病。譬如親愛久不相見。忽得聚集生喜樂心。共相攜持不相舍離。是前劫人壽命十歲。後劫人民從其而生。壽命最長二十千歲。如此功德自然得成。與善法相應。身口意善。舍壽命後。生善道中。後天舍命還生人道。自然賢善戒品具足。舍壽已後更生天道。久久如是。初劫中間疫病窮盡。次第二劫來續二十千歲。是劫中間第一壽量。是人從前二十千歲人所生。神力自在資生具足。壽命四十千歲。人天道生久久如是。說名第二劫。中間第二壽量四十千歲。資生具足。壽命六十千歲。久久如是。說名第叁劫。中間第叁壽量六十千歲。從六十千歲至八十千歲。是時女年五百歲爾乃行嫁。是時諸人唯有七病。謂大小便利寒熱淫欲饑老等。如是時中。一切國土富貴豐樂。無有怨賊反逆盜竊。村落次比雞鳴相聞。耕種雖少收實巨多。衣服財寶稱意具足。安坐受樂無所馳求。壽命八十千歲時住阿僧祇年。乃至衆生未起十惡從起十惡。因此百年則減十歲。次複百年複減十歲。次第漸減至余十歲。最後十歲住不複減。長極八萬短至十年。若佛不出世次第如此。若佛出世如正法住。衆生壽命暫住不減。隨正法稍減壽命漸減
刀兵部第叁
依立世阿毗昙論雲。佛說一小劫者。名爲一劫。如是同前。乃至八十小劫名大劫。中至二十小劫起成。住中第二小災起由大刀兵。人壽十歲時叁毒邪見日夜生長。父母兒子兄弟眷屬互相鬥诤。何況他人。是時諸人起鬥诤已仍相手舞。或以瓦石刀仗互相怖畏。四方諸國互相伐討。一日一夜害死無量。如是過失自然而生。人行不善得是果報。于此中生劫濁而起。是時人家一時沒盡。縱有余殘各各分散。是時劫末余七日在。于七日中手執草木即成刀仗。由此器仗互相殘害怖畏困死。是時諸人怖懼刀仗逃竄林薮。或度江水隱蔽孤洲。或入坑窟以避災難。或時相見仍各驚走恐怖失心。或時仆地。譬如獐鹿遭逢獵師。如是七日刀兵橫死其數無量。設有在者各散別處。時有一人合集剡浮提男女。唯余一萬。留爲當來人種。于是時中皆行非法。唯此萬人能行善法。諸善鬼神。欲令人種不斷絕故。擁護是人以好滋味令入毛孔。以業力故。于劫中間留人種子自然不斷。過七日後。是大刀兵一時息滅。一切惡鬼皆悉舍去。隨諸衆生所須衣食。應念所須天即雨下。陰陽調和。美味出生。身形可愛相好還複。一切善法自然而起。清涼寂靜安樂無病。慈悲心起無惱害意。互得相見生喜樂心。譬如親愛久不相見。忽得聚集生喜樂心。共相攜持不相舍離。從其十歲展轉行善。生人天中至二十千歲。乃至壽命八十千歲。住阿僧祇年。自外同前不煩重述
饑馑部第四
依立世阿毗昙論雲。從一小劫乃至八十小劫。住劫中第叁劫小災起時。由大饑餓災欲起時。由天亢旱一切人民遭大疾疫。一切鬼神起嗔惡心。損害世人。壽命短促。唯住十歲。身形短小。或二叁搩手。所食稊稗。人發爲衣猶爲上服。刀仗自嚴不相恭敬。貧窮困苦愚癡邪見日夜生長。谷貴饑馑。舍羅柯行。見他資糧便往奪食。以此因緣餓死無數。一切衆生生劫濁中。自然而起。造作惡業。天不降雨四五年中。由大旱故覓生草菜尚不可得。何況米谷。一切禽獸悉取食之。于一日一夜饑餓死者其數無量。郡縣空盡。唯少家在。相去轉遠。不行正法叁毒轉盛。貧窮困苦口夜相應是時六七年間。天不降雨。由大旱故思欲見水尚不可得。何況飯食。是劫中間唯七日在。一日一夜餓死無數。縱有在者各散別處。時有一人合數剡浮提內男女大小共一萬人。留爲當來人種。人能行善。諸善鬼神。欲令人種不斷絕故。擁護是人。以好滋味令入毛孔。以業力故。人種不斷。過七日後。是饑餓一時息滅。一切惡鬼皆悉舍去。所須衣食。天即雨下。陰陽調和。美味出生。身形可愛相好遂複。一切善法自然而起。清涼寂靜安樂無病。慈悲入心無惱害意。譬如親愛久不相見。忽得聚集生喜。樂心。共相攜持不相舍離。從于十歲展轉行善。生人天中。壽命長遠。至二十千歲乃至八十千歲。自外法因並同初述(依立世中。叁災各經七日。若依余經論說饑馑七年七月七日疫病七月七日刀兵極經七日)故瑜伽論雲。謂人壽叁十歲時。方始建立。當爾之時。精妙飲食不可複得。唯煎煮朽骨共爲宴會。若遇得一粒稻麥粟稗等子。重若末尼珠。藏置箱箧而守護之。彼諸有情多無氣勢。蹎僵在地不複能起。由饑儉故。有情之類亡沒殆盡。如此儉災經七年七月七日七夜方乃得過。彼諸有情複共聚集起下厭離。由此因緣。壽不退減儉災遂息。又若人壽二十歲時。本起厭患今乃退舍。爾時多有疫氣瘴厲。災橫熱惱相續而生。彼諸有情遇此諸病。多悉殒沒。如是病災七月七日七夜方乃得過。彼諸有情複共聚集起中厭離。由此因緣。壽量無減病災乃息。又人壽十歲時。本起厭患今還退舍。爾時有情展轉相見。各起猛利殺害之心。由此因緣。隨執草木及以瓦石。皆成最極銳利刀劍。更相殘害死喪終盡。如是刀災極經七日方乃得過
相生部第五
依中阿含經雲。過雲有輪王出世。名曰頂生。奉持齋法修行布施。國中貧者出財用給。後經多時。然國中有貧窮者。不能出物用給恤乏。人轉窮困。因窮便盜他物。其主捕伺收縛。送詣刹利頂生王所。白曰。天王。此人盜我物。願天王治。王問彼人曰。汝實盜耶。彼曰。實盜。所…
《法苑珠林二》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