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法苑珠林》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经文2122卷53页码:P0269
唐 道世撰

  《法苑珠林》九 ▪第2页

  卷第七法苑珠林卷第八 / 西明寺沙门释道世撰

  ..续本经文上一页量。毗舍婆佛有子名妙觉。拘楼孙佛有子名上胜。拘那含佛有子名导师。迦叶佛有子名进军。我今有子名罗睺罗

  久近部第九

  依菩萨本行经云。毗婆尸佛如来灭后。正法住世经二万岁。神闻佛如来灭后。正法住世经六万岁(别经云尸弃佛)拘楼孙驮佛如来灭后。正法住世经五百岁。拘那含牟尼佛如来灭后。正法住世二十九日。迦叶佛如来灭后。正法住世经于七日。释迦佛如来灭后。正法住世五百岁。像法住世亦五百岁(依善见论云。正法住世一千年)

  因缘部第二(此别三部) 述意部 引证部 业因部

  述意部第一

  夫千佛乘晖万灵景烛。观机适务极圣弘恩。所以圣人陈福劝善。示祸以戒恶。小人谓善无益而不为。谓恶无伤而不法。然有殃有福之言。乃华而不实。无益无伤之论。则信而有征。是以大圣慈愍哀斯愚惑。广兴六度接引四生。弘宣二谛停毒三有。故乘无限之悲讣机贤劫之缘也

  引证部第二

  依五仙人经云。久远无数劫。时有仙人处于林薮。四人为主。一人供给奉事。未曾失意。一日远采果浆。误不时还。日已中。四人失食。怀恨可为凶祝。遂感而死。复生人中。有梵志能相。占之为王。后果为王。佛言。王者则吾是。四仙人者。拘留秦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弥勒佛是也。其梵志者。调达是也

  又智度论云。劫尽烧时一切皆空。众生福力十方风至。相对相触能持大水。有一千头人二千手足。名为韦纽天。是人脐中出千叶金色妙宝莲华。其光大明如万日俱照。华中有人结跏趺坐。此人复有无量光明。名梵天王。心生八子。八子生天地人民。是梵天王坐莲华上。是故诸佛随世俗故。云宝莲华上结跏趺坐说六波罗蜜

  又大悲经云。佛告阿难。何故名为贤劫者。由此三千大千世界。劫欲成时尽为一水。时净居天以天眼观见此世界唯一大水。见有千枝莲华。一一莲华名为千叶。金色金光大明普照。香气芬熏甚可爱乐。彼净居天因见此时。心生欢喜。赞言希有。如此劫中当有千佛出兴于世。以是因缘遂名此劫。号之为贤。我灭度后。此贤劫中当有九百九十六佛出兴于世。拘留孙佛如来为首。我为第四。次复弥勒当补我处。乃至最后卢遮如来。如是次第汝应当知(余经。后佛号为娄至)

  业因部第三

  依千佛因缘经云。尔时世尊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从石室出。问阿难言。今诸声闻诸菩萨等皆讲何论。阿难白佛言。世尊。诸菩萨众各各自说宿世因缘。时有颰陀婆罗菩萨白佛言。我于今日欲少咨问。唯愿天尊。为我解说。说是语时。八万四千诸菩萨等。各脱璎珞散佛供养。所散璎珞住佛顶上。如须弥山严显可观。有千化佛坐山窟中。时诸菩萨白佛言。世尊。此贤劫千佛。过去世时种何功德。常生一处同共一家。于一劫中次第当得菩提化度众生

  尔时世尊告诸菩萨言。吾当为汝分别广说。汝今当知。乃往过去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复过是数。此世界名大庄严。劫名大宝。有佛名宝灯焰王如来。佛寿半劫正法化世住于一劫。像法化世住于二劫。于像法中有一大王。名曰光德。十善化民如转轮王。尔时大王教诸人民诵毗陀论。时学堂中有千童子。年各十五。聪敏多知。闻诸比丘赞佛法僧。有一童子名莲华德。白善称比丘言。云何名佛法僧。比丘答言

  波罗蜜满足  净性觉智慧

  胜心得成就  故号名为佛

  无染性清净  冰离于世间

  不观世五荫  常住名为法

  身心常无为  永离四种食

  为世良福田  故称比丘僧 

  时千童子闻三宝名。各持香华随从比丘入塔礼拜。见佛色像五体投地。即于像前发弘誓愿。各发阿耨菩提心。过算数劫必得成佛。如今世尊。随寿长短皆命临终时。以闻三宝善根因缘故。除却五十一劫生死之业。命终之后得生梵世。自忆往世。闻三宝名得生。天上。时千梵王各乘宫殿。持七宝华至塔供养于像。时千梵王异口同音而说偈言

  慧日大名称  久住善寂地

  闻名除诸恶  自然生梵世

  我今头面礼  归依大解脱 

  说此偈已各还梵世。颰陀波罗。汝今当知。时彼国王十善化人者。久已成佛。毗婆尸如来是。善称比丘尸弃如来是。时千童子岂异人乎。今拘留秦佛乃至最后楼至如来是。跋陀婆罗。汝今当知。我与贤劫千菩萨。从彼佛所。闻三宝名。始发阿耨菩提心。其事如是。佛告跋陀婆罗菩萨言。过去无数阿僧祇劫。此娑婆世界有一大国名波罗奈。王名梵德。常以善法化诸人民。以国付子。出家学道得辟支佛。踊身虚空化十八变。时千梵王各以衣裓。盛诸妙华。至优昙林中。供养辟支佛。白佛言。大德。为我说法。时辟支佛踊身虚空化十八变。舒手现足。中有一梵王。名曰慧见。告余梵言。我见辟支佛受持五戒。以戒斋法当行十善观诸缘起。以此善根回向甚深阿耨菩提。愿我作佛。过于辟支佛百千万亿。时千梵王命终之后。于娑婆世界千四天下为千转轮王。寿命八万四千岁。[臨-品+(口/皿)]终时。雪山之中有一婆罗门。聪明多智。寿命半劫。于先经中闻过去佛。号栴檀庄严如来。彼佛为说甚深檀波罗蜜。不见施受心行平等。时大仙人闻此事已。从雪山出诣千圣王赞说施法。时千圣王各以国土付其太子。出家学道。时千圣王于雪山中各立草庵。求无上道。即获五通。飞腾空虚。寿命一劫。时雪山中有大夜叉。身长四千里。狗牙上出高八十里。面十二里。眼出迸血光如融铜。左手持剑右手持叉。住圣王前高声唱言。我今饥渴无所饭食。惟王矜愍施少饮食。时千圣王告夜叉言。我等誓愿一切施与。各各以水澡夜叉手。授以仙果而令食之。夜叉得果怒弃置地。告圣王言。我父夜叉啖人精气。我母罗刹常啖人心饮人热血。我今饥急唯须人心血。何用果为。时千圣王告夜叉言。一切难舍无过己身。我等今日不能舍心持用相与。是时夜叉即说偈言

  观心无心相  四大色所成

  一切悉能舍  乃应菩萨行 

  时雪山中有婆罗门。名牢度跋提。白夜叉言。唯愿大师为我说法。我今不惜心之与血。即脱单衣敷为高座。即请夜叉令就此座。时大夜叉。即说偈言

  欲求无为道  不惜身心分

  割截受众苦  能忍犹如地

  亦不见受者  求法心不悔

  一切无吝惜  犹如救头然

  普济众饥渴  乃应菩萨行 

  时牢度跋提闻是偈已身心欢喜。即持利剑刺胸出心。是时地神从地涌出白牢度跋提。唯愿大仙。愍怜我等及山树神。莫为一鬼舍于身命。牢度跋提告诸神言

  此身如幻焰  随现即变灭

  犹如呼声响  呼已更不应

  四大五阴力  其势不久停

  于千万亿岁  未曾为法死

  我今为法故  以心血布施

  慎勿固遮我  障我无上慧

  以此布施报  誓愿成佛道

  若后成佛时  要先度汝等 

  说此偈已卧夜叉前。以剑刺颈施夜叉血。即复破胸出心与之。是时天地大动。日无精光无云而雷。有五夜叉从四方来。争取分裂竞共食之。食已大噭跃立空中告千圣王。谁能行施如牢度跋提。如此行施乃可成佛。时千圣王惊怖退没不欲菩提。生变悔心各欲还国。时五夜叉。即说偈言

  不杀是佛种  慈心为良药

  大慈常安隐  终无老死异

  一切受身者  异杀毒害人

  是故诸菩萨  教我不杀戒

  汝今若畏死  常行不杀事

  云何欲还国  舍静求愦闹 

  时千圣王。闻此语已皆默然住。佛告颰陀婆罗菩萨。汝今当知。第一婆罗门赞檀汲罗蜜者。过去定光明王佛是。牢度跋提者。过去然灯佛是。千圣王出家学道见然灯佛。行诸苦行。心生悔恨。于一劫中堕大地狱。虽堕地狱菩提愿力庄严心故。火不能烧。从是已后复得值遇灯明王菩萨。为其说法从地狱出。广为赞叹过去千佛。解脱称庄严佛。乃至自在王佛时。千圣王闻千佛名。欢喜敬礼。以是因缘超越。九亿那由他恒河沙劫生死之罪。跋陀婆罗。汝今当知。时千圣王岂异人乎。我等贤劫千佛是也

  种姓部第三(此别四部) 述意部 王族部 种姓部 求婚部

  述意部第一

  敬寻。白净所承出自懿师摩王。圣轮相纂亿叶重晖。所以释迦权应示现降生。托迹既显苗裔遂彰。故应迦毗丈六金容。现三十二相之仪。统领三千大千之化。愍彼四流之漂。运斯六度之舟也

  王族部第二

  如长阿含经云。天地初成诸天下来。食其地味变化为人。因有诤起。众议立主。选得一人豪族最尊。册为国主以治百姓。此即是释迦先祖之王(广如前劫量篇具说)

  又依楼炭经云。后有他王治化不如先王。其寿遂减。生至八万岁。展转稍减至一万岁乃至百岁。从劫初有王名大人相已来。依四分律总算合有八万四千二百五十三王出世。其中别有十大转轮圣王。王四天下。自外诸王不可备列。且列如来七世祖族名讳。具录如下。故五分律云。过去有王名郁摩王(四分名懿师摩)此王庶子有四。名一名照目(长阿含经名曰面光)二名聪目(经名食众)三名调象(经名路指)四名尼楼(经名庄严)尼楼王有子名乌头罗。乌头罗王有子名瞿头罗。瞿头罗王有子名尸休罗。尸休罗王有四子。一名净饭。二名白饭。三名斛饭。四名甘露饭。若依长阿含经四分律等。皆云。师子颊王有四子。一名净饭王。有二子(一是菩萨二是难陀)第二白饭王有二子(一是调达二是阿难)第三斛饭王有二子(一是摩诃男二是阿那律)第四甘露饭王有二子(一是娑婆二是跋提)依智度论云。师子颊王有一女名甘露味。甘露味有子名施婆罗。依杂阿含经云。世尊姑子名低沙比丘是也。依分别功德论云。阿难有妹。出家作比丘尼(不出名字)嫌迦叶诃阿难。作小儿者是。又大方便经云。白净王劫初已来嫡嫡相承作转轮王。近来二世不作轮王。而作阎浮提王。又优婆塞戒经云。我于初释迦佛所发心。于宝顶佛所满初僧祇。于然灯佛所满第二僧祇。于迦叶佛所满第三僧祇(俱舍论云。逆次逢胜观然灯宝髻佛。则毗婆尸所满三僧祇。若正满为言在于胜观。已满为语在于饮光。经论不同理各据矣。良由释迦高贵古今无比。宿殖福因今受胜报)

  种姓部第三

  如十二游经云。阿僧祇时有菩萨为国王…

《法苑珠林九》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