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法苑珠林》

「事彙部·外教部·目錄部」經文2122卷53頁碼:P0269
唐 道世撰

  《法苑珠林》九 ▪第2页

  卷第七法苑珠林卷第八 / 西明寺沙門釋道世撰

  ..續本經文上一頁量。毗舍婆佛有子名妙覺。拘樓孫佛有子名上勝。拘那含佛有子名導師。迦葉佛有子名進軍。我今有子名羅睺羅

  久近部第九

  依菩薩本行經雲。毗婆屍佛如來滅後。正法住世經二萬歲。神聞佛如來滅後。正法住世經六萬歲(別經雲屍棄佛)拘樓孫馱佛如來滅後。正法住世經五百歲。拘那含牟尼佛如來滅後。正法住世二十九日。迦葉佛如來滅後。正法住世經于七日。釋迦佛如來滅後。正法住世五百歲。像法住世亦五百歲(依善見論雲。正法住世一千年)

  因緣部第二(此別叁部) 述意部 引證部 業因部

  述意部第一

  夫千佛乘晖萬靈景燭。觀機適務極聖弘恩。所以聖人陳福勸善。示禍以戒惡。小人謂善無益而不爲。謂惡無傷而不法。然有殃有福之言。乃華而不實。無益無傷之論。則信而有征。是以大聖慈愍哀斯愚惑。廣興六度接引四生。弘宣二谛停毒叁有。故乘無限之悲訃機賢劫之緣也

  引證部第二

  依五仙人經雲。久遠無數劫。時有仙人處于林薮。四人爲主。一人供給奉事。未曾失意。一日遠采果漿。誤不時還。日已中。四人失食。懷恨可爲凶祝。遂感而死。複生人中。有梵志能相。占之爲王。後果爲王。佛言。王者則吾是。四仙人者。拘留秦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彌勒佛是也。其梵志者。調達是也

  又智度論雲。劫盡燒時一切皆空。衆生福力十方風至。相對相觸能持大水。有一千頭人二千手足。名爲韋紐天。是人臍中出千葉金色妙寶蓮華。其光大明如萬日俱照。華中有人結跏趺坐。此人複有無量光明。名梵天王。心生八子。八子生天地人民。是梵天王坐蓮華上。是故諸佛隨世俗故。雲寶蓮華上結跏趺坐說六波羅蜜

  又大悲經雲。佛告阿難。何故名爲賢劫者。由此叁千大千世界。劫欲成時盡爲一水。時淨居天以天眼觀見此世界唯一大水。見有千枝蓮華。一一蓮華名爲千葉。金色金光大明普照。香氣芬熏甚可愛樂。彼淨居天因見此時。心生歡喜。贊言希有。如此劫中當有千佛出興于世。以是因緣遂名此劫。號之爲賢。我滅度後。此賢劫中當有九百九十六佛出興于世。拘留孫佛如來爲首。我爲第四。次複彌勒當補我處。乃至最後盧遮如來。如是次第汝應當知(余經。後佛號爲婁至)

  業因部第叁

  依千佛因緣經雲。爾時世尊在王舍城耆阇崛山。從石室出。問阿難言。今諸聲聞諸菩薩等皆講何論。阿難白佛言。世尊。諸菩薩衆各各自說宿世因緣。時有颰陀婆羅菩薩白佛言。我于今日欲少咨問。唯願天尊。爲我解說。說是語時。八萬四千諸菩薩等。各脫璎珞散佛供養。所散璎珞住佛頂上。如須彌山嚴顯可觀。有千化佛坐山窟中。時諸菩薩白佛言。世尊。此賢劫千佛。過去世時種何功德。常生一處同共一家。于一劫中次第當得菩提化度衆生

  爾時世尊告諸菩薩言。吾當爲汝分別廣說。汝今當知。乃往過去無量百千萬億阿僧祇劫。複過是數。此世界名大莊嚴。劫名大寶。有佛名寶燈焰王如來。佛壽半劫正法化世住于一劫。像法化世住于二劫。于像法中有一大王。名曰光德。十善化民如轉輪王。爾時大王教諸人民誦毗陀論。時學堂中有千童子。年各十五。聰敏多知。聞諸比丘贊佛法僧。有一童子名蓮華德。白善稱比丘言。雲何名佛法僧。比丘答言

  波羅蜜滿足  淨性覺智慧

  勝心得成就  故號名爲佛

  無染性清淨  冰離于世間

  不觀世五蔭  常住名爲法

  身心常無爲  永離四種食

  爲世良福田  故稱比丘僧 

  時千童子聞叁寶名。各持香華隨從比丘入塔禮拜。見佛色像五體投地。即于像前發弘誓願。各發阿耨菩提心。過算數劫必得成佛。如今世尊。隨壽長短皆命臨終時。以聞叁寶善根因緣故。除卻五十一劫生死之業。命終之後得生梵世。自憶往世。聞叁寶名得生。天上。時千梵王各乘宮殿。持七寶華至塔供養于像。時千梵王異口同音而說偈言

  慧日大名稱  久住善寂地

  聞名除諸惡  自然生梵世

  我今頭面禮  歸依大解脫 

  說此偈已各還梵世。颰陀波羅。汝今當知。時彼國王十善化人者。久已成佛。毗婆屍如來是。善稱比丘屍棄如來是。時千童子豈異人乎。今拘留秦佛乃至最後樓至如來是。跋陀婆羅。汝今當知。我與賢劫千菩薩。從彼佛所。聞叁寶名。始發阿耨菩提心。其事如是。佛告跋陀婆羅菩薩言。過去無數阿僧祇劫。此娑婆世界有一大國名波羅奈。王名梵德。常以善法化諸人民。以國付子。出家學道得辟支佛。踴身虛空化十八變。時千梵王各以衣裓。盛諸妙華。至優昙林中。供養辟支佛。白佛言。大德。爲我說法。時辟支佛踴身虛空化十八變。舒手現足。中有一梵王。名曰慧見。告余梵言。我見辟支佛受持五戒。以戒齋法當行十善觀諸緣起。以此善根回向甚深阿耨菩提。願我作佛。過于辟支佛百千萬億。時千梵王命終之後。于娑婆世界千四天下爲千轉輪王。壽命八萬四千歲。[臨-品+(口/皿)]終時。雪山之中有一婆羅門。聰明多智。壽命半劫。于先經中聞過去佛。號栴檀莊嚴如來。彼佛爲說甚深檀波羅蜜。不見施受心行平等。時大仙人聞此事已。從雪山出詣千聖王贊說施法。時千聖王各以國土付其太子。出家學道。時千聖王于雪山中各立草庵。求無上道。即獲五通。飛騰空虛。壽命一劫。時雪山中有大夜叉。身長四千裏。狗牙上出高八十裏。面十二裏。眼出迸血光如融銅。左手持劍右手持叉。住聖王前高聲唱言。我今饑渴無所飯食。惟王矜愍施少飲食。時千聖王告夜叉言。我等誓願一切施與。各各以水澡夜叉手。授以仙果而令食之。夜叉得果怒棄置地。告聖王言。我父夜叉啖人精氣。我母羅刹常啖人心飲人熱血。我今饑急唯須人心血。何用果爲。時千聖王告夜叉言。一切難舍無過己身。我等今日不能舍心持用相與。是時夜叉即說偈言

  觀心無心相  四大色所成

  一切悉能舍  乃應菩薩行 

  時雪山中有婆羅門。名牢度跋提。白夜叉言。唯願大師爲我說法。我今不惜心之與血。即脫單衣敷爲高座。即請夜叉令就此座。時大夜叉。即說偈言

  欲求無爲道  不惜身心分

  割截受衆苦  能忍猶如地

  亦不見受者  求法心不悔

  一切無吝惜  猶如救頭然

  普濟衆饑渴  乃應菩薩行 

  時牢度跋提聞是偈已身心歡喜。即持利劍刺胸出心。是時地神從地湧出白牢度跋提。唯願大仙。愍憐我等及山樹神。莫爲一鬼舍于身命。牢度跋提告諸神言

  此身如幻焰  隨現即變滅

  猶如呼聲響  呼已更不應

  四大五陰力  其勢不久停

  于千萬億歲  未曾爲法死

  我今爲法故  以心血布施

  慎勿固遮我  障我無上慧

  以此布施報  誓願成佛道

  若後成佛時  要先度汝等 

  說此偈已臥夜叉前。以劍刺頸施夜叉血。即複破胸出心與之。是時天地大動。日無精光無雲而雷。有五夜叉從四方來。爭取分裂競共食之。食已大噭躍立空中告千聖王。誰能行施如牢度跋提。如此行施乃可成佛。時千聖王驚怖退沒不欲菩提。生變悔心各欲還國。時五夜叉。即說偈言

  不殺是佛種  慈心爲良藥

  大慈常安隱  終無老死異

  一切受身者  異殺毒害人

  是故諸菩薩  教我不殺戒

  汝今若畏死  常行不殺事

  雲何欲還國  舍靜求愦鬧 

  時千聖王。聞此語已皆默然住。佛告颰陀婆羅菩薩。汝今當知。第一婆羅門贊檀汲羅蜜者。過去定光明王佛是。牢度跋提者。過去然燈佛是。千聖王出家學道見然燈佛。行諸苦行。心生悔恨。于一劫中墮大地獄。雖墮地獄菩提願力莊嚴心故。火不能燒。從是已後複得值遇燈明王菩薩。爲其說法從地獄出。廣爲贊歎過去千佛。解脫稱莊嚴佛。乃至自在王佛時。千聖王聞千佛名。歡喜敬禮。以是因緣超越。九億那由他恒河沙劫生死之罪。跋陀婆羅。汝今當知。時千聖王豈異人乎。我等賢劫千佛是也

  種姓部第叁(此別四部) 述意部 王族部 種姓部 求婚部

  述意部第一

  敬尋。白淨所承出自懿師摩王。聖輪相纂億葉重晖。所以釋迦權應示現降生。托迹既顯苗裔遂彰。故應迦毗丈六金容。現叁十二相之儀。統領叁千大千之化。愍彼四流之漂。運斯六度之舟也

  王族部第二

  如長阿含經雲。天地初成諸天下來。食其地味變化爲人。因有诤起。衆議立主。選得一人豪族最尊。冊爲國主以治百姓。此即是釋迦先祖之王(廣如前劫量篇具說)

  又依樓炭經雲。後有他王治化不如先王。其壽遂減。生至八萬歲。展轉稍減至一萬歲乃至百歲。從劫初有王名大人相已來。依四分律總算合有八萬四千二百五十叁王出世。其中別有十大轉輪聖王。王四天下。自外諸王不可備列。且列如來七世祖族名諱。具錄如下。故五分律雲。過去有王名郁摩王(四分名懿師摩)此王庶子有四。名一名照目(長阿含經名曰面光)二名聰目(經名食衆)叁名調象(經名路指)四名尼樓(經名莊嚴)尼樓王有子名烏頭羅。烏頭羅王有子名瞿頭羅。瞿頭羅王有子名屍休羅。屍休羅王有四子。一名淨飯。二名白飯。叁名斛飯。四名甘露飯。若依長阿含經四分律等。皆雲。師子頰王有四子。一名淨飯王。有二子(一是菩薩二是難陀)第二白飯王有二子(一是調達二是阿難)第叁斛飯王有二子(一是摩诃男二是阿那律)第四甘露飯王有二子(一是娑婆二是跋提)依智度論雲。師子頰王有一女名甘露味。甘露味有子名施婆羅。依雜阿含經雲。世尊姑子名低沙比丘是也。依分別功德論雲。阿難有妹。出家作比丘尼(不出名字)嫌迦葉诃阿難。作小兒者是。又大方便經雲。白淨王劫初已來嫡嫡相承作轉輪王。近來二世不作輪王。而作閻浮提王。又優婆塞戒經雲。我于初釋迦佛所發心。于寶頂佛所滿初僧祇。于然燈佛所滿第二僧祇。于迦葉佛所滿第叁僧祇(俱舍論雲。逆次逢勝觀然燈寶髻佛。則毗婆屍所滿叁僧祇。若正滿爲言在于勝觀。已滿爲語在于飲光。經論不同理各據矣。良由釋迦高貴古今無比。宿殖福因今受勝報)

  種姓部第叁

  如十二遊經雲。阿僧祇時有菩薩爲國王…

《法苑珠林九》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