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苑珠林》五十六 ▪第2页
卷第五十四法苑珠林卷第五十五 / 西明寺沙门释道世撰
..续本经文上一页牛]取当使抵杀。折辱其道。便见捐弃。我还为人所敬。若不得乳明我不惜。谋议是已即告阿难。牛朝已放在彼堑中。汝自住[穀-禾+牛]。摩耶敕儿。汝将阿难示此牛处。慎莫为捉。时五百弟子闻师说是。悉大欢喜
尔时维摩诘来欲至佛所。道经梵志门前因见阿难。即谓晨朝持钵住此欲何求索。阿难答曰。如来身小有风。当须牛乳。故使我来。维摩诘即告阿难。莫作是语。如来正觉身如金刚。众恶已断但有诸善。当有何病。默然行矣。勿得外道诽谤如来。无使天龙神等得闻是声。十方菩萨阿罗汉得闻此言转轮圣王尚得自在。何况如来。阿难勿为羞惭索乳疾行。慎莫多言。阿难闻此。大自惭惧。闻空中有声言。阿难如长者所言。但为如来于五浊世示现度脱一切三毒之行故。时往取乳。向者维摩诘虽有是语。莫得羞惭。于是五百梵志闻空中声。即无狐疑。皆大踊跃。悉发无上正真道意
尔时摩耶利内外眷属。及聚邑中合数千人。皆随阿难往观牛。阿难即住牛傍自念言。今我所事师法。不得自手[穀-禾+牛]乳。语适竟。第二忉利天帝便从天来。化作年少梵志。被服因住牛傍。阿难见之心用欢喜。谓言。年少梵志请取乳湩。即答阿难。我非梵志是天帝释。我闻如来欲得牛乳。故来到此。阿难言。天帝位尊。何能近此腥秽之牛。帝释答曰。虽我之豪何如如来尊尚不厌倦建立功德。何况小天。阿难报释。为我取乳唯愿用时。释应曰诺。寻即持器前至牛所。时牛静住不敢复动。其来观者皆惊怪之。尔时帝释而说偈言
今佛示微恙 汝与我乳湩
今佛服之差 得福无有量
佛尊天人师 常慈心忧念
蜎飞蠕动类 皆欲令度脱
尔时犊母。即为天帝释说偈言
此手扪摸我 何一快乃尔
取我两乳湩 置于后余者
当持遗我子 朝来未得饮
虽知有福多 作意当平等
于是犊子便为母说偈言
我从无数劫 今得闻佛声
即言持我分 尽用奉上佛
世尊一切师 甚难得再见
我食草饮水 可自足今日
我作人已来 饮乳甚大久
及在六畜中 亦尔不可数
世间愚痴者 亦甚大众多
不知佛布施 后因悔无益
我乃前世时 悭贪坐抵突
复随恶知友 不信佛经戒
使我作牛马 至于十六劫
今乃知有佛 如病得医药
持我所饮乳 尽与满钵去
令我得智慧 得道愿如佛
时天帝释即取乳满钵。阿难得乳意甚欢喜。于是梵志从邑中来者。闻此牛子母所说皆共惊怪。此牛弊恶人不得近。今日何故柔善乃尔。想是阿难所感发耳。瞿昙弟子尚犹如此。何况佛德威神变化。而我等不信其教。时梵志男女合万余人。皆悉踊跃。远尘离垢逮得法眼。阿难持乳还至佛所。具白所由。佛告阿难。实如牛子母所说。此牛子母。乃昔宿命时曾为长者。大富饶财。复悭不施。不信佛戒。不知生死。常喜出财。外人从举。日月适至。喜多责息。无有道理。既偿钱毕。复谤抵人。言其未毕。但坐是故堕畜生中十六劫。今闻我名欢喜者何。畜生之罪亦当毕。是此牛子母却后命尽。七返生兜术天及梵天上。七返生世间。当为豪富家不生恶道。所在常当通识宿命。当供养诸佛烧香持经。牛母从是因缘。最后当值见弥勒佛作沙门。精进不久得罗汉道。犊牛亦当如是上下二十劫竟当得作佛。号曰乳光。牛母之子俱得度脱。会中五百长者子悉发无上道意。三千八百梵志应时得须陀洹道
又佛说心明经云。佛游王舍城灵鸟山。与五百比丘四部众俱。往之一县而行分卫。诸天龙神追于上侍。到梵志馆门外而住。佛放大光普照十方。时梵志妇执爨炊饭。见光照身身得安隐。解怿无量。还顾见佛端政姝好。倍加踊跃。重自惟忖。今得睹佛及众弟子。诚副宿愿。欲以食馔奉进正觉。隐察愚夫不信道德志存邪疑。见妄所施必兴结恨。不得由已当如之何。便即盛饭取汁一杓。以用上佛。佛以威神钵中自然有百味食。佛时达嚫。口叹颂曰
假以马百匹 金银校鞍勒
持用惠施人 不如杓饭汁
设以七宝车 载满诸珍奇
杓饭汁施佛 其福过于彼
若施白象百 明珠璎珞饰
供佛一杓汁 其福超彼上
如转轮圣王 普贤玉女后
端正无有比 七宝璎珞身
如是之妙类 其数各有百
悉以配施人 不如一杓汁
于是梵志静住而听闻佛所叹。心怀疑惑。前问佛言。一杓饭汁何所直耶。而乃称赞若干宝施。而云不如一杓汁施。斯之饭汁不直一钱。然乃咨嗟若干亿倍。孰当信哉。于是世尊寻即显露广长之舌。以覆其面上至梵天。告梵志曰。吾从无数亿百千劫。常行至诚乃获斯舌。宁以妄语能致之乎。吾欲问卿。至诚答之。曾叵往返舍卫罗阅。中路有树。名尼拘类。荫覆人众五百乘车乎。对曰。唯然有之。曾所见也。世尊又问。其子大小。答曰。形如芥子。佛告梵志。卿真两舌。实如芥子。树何大乎。对曰。审尔不敢欺也。佛又告。种如芥子生树广大。地之生植。适无所置。所覆弥广。何况如来无上正觉无量福会普胜者哉。大慈弘哀无所不济。以馔供献功祚难计。梵志默然无以加报。佛告阿难。斯妇寿终当转女像得为男子生于天上。下生为人解深妙法。却十三劫当得作佛。名曰心明如来。梵志意伏五体投地。克心自责归命于佛。加恩矜摄令得出家。佛即纳受以为沙门。佛讲四谛漏尽意解。又涅槃经云。尔时十仙外道欲共佛捔试神力。阿阇世王报外道云。汝等今者欲以手爪爮须弥山。欲以口齿齰啮金刚。诸大士。譬如愚人见师子王饥时睡眠而欲寤之。如人以指置毒蛇口。如欲以手触灰覆火。汝等今者亦复如是。善男子。譬如野狐作师子吼。犹如蚊子共金翅鸟捔行迟疾。如兔度海欲尽其底。汝等今者亦复如是。汝等今者兴建是意。犹如飞蛾投于火聚。汝随我语不复更说
又大庄严论。时憍尸迦向外道说偈言
外道所为作 虚妄不真实
犹如小儿戏 聚土作城郭
醉象践蹈之 散坏无遗余
佛破诸外论 其事亦如是
又百喻经云。昔有愚人煮黑石蜜。有一富人来至其家。时此愚人取石蜜浆为富人煮。即于火上以扇扇之。望得使冷。傍人语言。下不止火。扇扇不已。云何得冷。尔时人众悉皆嗤笑。其犹外道不灭烦恼炽然之火。少作苦行卧棘刺上。洮糠饮汁断谷自饿。五热炙身而望清凉寂静之道。终无是处。徒为智者之所怪哂。受苦现在殃流来劫
又百喻经云。昔有愚人。其妇端正情甚爱重。妇无真信。后于中间共他交往。邪淫心盛。欲逐傍夫。舍离己婿。于是密语一老母言。我去之后。汝可赍一死妇女尸安着屋中语我夫言。云我已死。老母于后伺其夫主不在之时。以一死尸置其家中。及其夫还老母语言。汝妇已死。夫即往视信是己妇。哀哭懊恼。大[卄/積]薪油烧取其骨。以囊盛之昼夜怀挟。妇于后时心厌傍夫。便还归家语其夫言。我是汝妻。夫答之言。我妇久死。汝是阿谁。妄言我妇。乃至二三。犹故不信如彼外道闻他邪说。心生惑着。谓为真实。永不可改。虽闻正教不信受持
又百喻经云。昔有二贾客共行商贾。一卖真金。其第二者卖兜罗绵。有他买真金者。烧而试之。第二贾客即便偷他被烧之金裹兜罗绵。时金热故烧绵都尽。情事既露。二事俱失。如彼外道偷取佛法着己法中。妄称已有非是佛法。由是之故。烧灭外典不行于世。如彼偷金事情睹见亦复如是
又百喻经云。过去之世有一山羌。偷王库物而远逃走。尔时国王遣人四出。推寻捕得将至王边。王即责其所得衣处。山羌答言。我衣乃是祖父之物。王遣着衣。实非山羌本所有故。不知着之。应在手之者着于脚上。应在腰者反着头上。王见贼已。集诸臣等共详此事。而语之言。若是汝之祖父已来所有衣者。应当解着云何颠倒。用上为下。以下为上。以不解故。定知汝衣必是偷得非汝旧物。借以为譬。王者如佛。宝藏如法。愚痴羌者犹如外道。窃偷佛语着己法中以为自有。然不解故布置佛法。迷乱上下不知法相。如彼山羌得王宝衣不识次第颠倒而着。亦复如是
又百喻经云。昔有一人。形容端正智慧具足。复多钱财。举世人间无不称叹。时有愚人见其如此。便言我兄。见后还责言非我兄。傍人语言。汝是愚人。云何须财认他为兄。及其还责复言非兄。愚人答言。我以欲得彼之财物故认为兄。实非是兄。人闻此语无不笑之。犹彼外道闻佛善语。饕窃而用以为己有。乃至傍人教使修行不肯修行。而作是言。为利养故偷取佛说化导众生。而无实事。云何修行。犹向愚人为得财故。言是我兄。及其责时复言非兄。此亦如是
颂曰
正邪乖明昧 善恶异相征
大慈降梵志 乘空各变诚
六千俱舍执 七众各休祯
邪徒虚抗志 鍱腹浪求名
身子多才智 陵化照机庭
四辩无不可 六通奋英情
乘权摧异见 伏邪同幽明
自知萤光劣 徒诤太阳精
感应缘(略引六验) 辩圣真伪一 邪正相翻二 妄传邪教三 妖惑乱众四 道教敬佛五 舍邪归正六
辩圣真伪第一
夫邪正交侵祸福繁杂。自非极圣焉能开诱是以九十五种宗上界之天尊。二十五谛计众生之冥本。皆陈正法咸称大济。又有鲁邦孔氏。道礼乐于九州。楚国李聃。开虚玄于五岳。各臣吏于机务。并衢分于限域。辩御乖张理路沉溺。致令惑网覆心莫知投趣。未若皇觉无私道济群有幽显归心凡圣稽首。譬天无二日国无两君。故天上天下俱唱独尊。三千大千咸等正觉。为四生之导首。作六趣之舟航者也
故史录。太宰嚭问孔子曰。夫子圣人与。对曰。博识强记非圣人也。又问。三王圣人与。对曰。三王善用智勇。圣非丘所知。又问。五帝圣人与。对曰。五帝善用仁义。圣非丘所知。又问。三皇圣人与。对曰。三皇善用时政。圣非丘所知。太宰大骇曰。然则孰为圣人乎。夫子动容而答曰。丘闻西方有圣者焉。不治而不乱。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荡荡乎人无能名焉。据斯以言。孔子深知佛为大圣也。时缘未升故默而识之。有机故举。然未得昌言其致矣。又后汉时。通人传毅开显佛化。造法…
《法苑珠林五十六》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