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佛华严经》

「法华部·华严部」经文278卷09页码:P0395
东晋 佛驮跋陀罗译

  《大方广佛华严经》五十六

  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

  入法界品第三十四之十三

  尔时善财。白圆满妙德林天言。天神。得此菩萨受生自在法门其已久如。答言。佛子。乃往古世。过亿佛刹微尘等劫。有劫名可悦乐。彼有世界。名一切宝。彼劫世界中。有八十那由他佛。出兴于世。其最初佛。号不可坏自在幢王。彼世界中。一阎浮提有一王都。名庄严幢。王名宝焰眼光。第一夫人。名善喜光。如此世界摩耶夫人为卢舍那佛母。彼世界中善喜光夫人。为最初如来母。亦复如是。善喜光夫人生菩萨时。与二百万那由他诸采女众。诣金色园林。攀宝树枝。生彼如来。时有乳母。名离垢光。诸天王等。以杂ˇ汤洗浴太子。抱授乳母。乳母敬受欢喜无量。即得菩萨普眼境界三昧。得三昧已。见十方佛无所障碍。复得菩萨受生自在法门。佛子。譬如初受胎识速疾无碍。得此法门。知一切佛受生自在。亦复如是。佛子。于意云何。彼乳母者。岂异人乎。我身是也。我从是来。念念常见菩萨受生自在法海。卢舍那佛教化众生自在神力。佛子。我念念中。悉得三千大千世界微尘等净智慧眼。常见一切世界微尘等刹及彼诸佛。知彼如来自在受生。又复了知卢舍那佛初发大愿。乃至悉知十方诸佛初发大愿。亦复如是。亦恭敬供养彼诸如来。彼佛说法我悉得闻受持修行。时彼林天。承佛神力观察十方。欲重明此一切境界菩萨受生自在法门义故。以偈颂曰

  佛子汝所问  最胜寂灭境

  一心善谛听  我今说因缘

  过亿刹尘劫  劫名可悦乐

  八十那由他  如来出兴世

  最初如来名  无坏自在幢

  我时见彼佛  金色林中生

  乳母离垢光  今则我身是

  太子金色身  天王抱授我

  敬受无上人  观察不见顶

  圆体难思议  视之无厌足

  离垢清净身  ˇ好自庄严

  我见妙宝ˇ  欢喜心无量

  思惟难思议  长养功德海

  见彼自在力  我发菩提心

  专求佛功德  具足诸愿海

  严净诸世界  远离三恶道

  于诸世界中  供养一切佛

  专求大愿海  除灭众生苦

  闻彼初佛法  成就此法门

  我于亿刹尘  一切诸劫中

  修习菩萨行  严净此法门

  彼劫中诸佛  我已悉供养

  守护其正法  净修法门海

  亿刹尘等劫  诸佛出兴世

  持彼正法轮  修难议法门

  一念悉了知  一切刹微尘

  一一微尘中  见无量刹海

  彼佛初生时  ˇˇ自在力

  我于一念中  皆悉分别见

  不可思议刹  见彼诸菩萨

  或处兜率天  专求佛菩提

  无量刹海中  见彼生自在

  无量众围绕  而为其说法

  一念中悉见  无量诸刹海

  一切诸菩萨  出家诣道场

  不可思议刹  得成最正觉

  ˇˇ诸方便  除灭众生苦

  一一微尘中  转无尽法轮

  无尽妙音海  普雨甘露法

  念念中悉见  一一微尘中

  亿刹尘等佛  示ˇ般涅ˇ

  见无量刹海  如来初受生

  一一诸佛所  无量身供养

  不思议刹海  无量诸群生

  我以诸方便  为说甘露法

  佛子我知此  不思议法门

  无量诸劫数  称赞不可尽

  佛子。我唯知此菩萨受生自在法门。诸大菩萨。能以诸劫为一念藏。ˇˇ一切诸妙方便。供养诸佛满足大愿。觉了一切诸佛正法。示ˇ一切诸趣受生。生诸佛所教化众生未曾失时。为众生ˇ受生自在。于诸佛刹ˇ自在云。常生一切诸如来家。我当云何能知能说彼诸功德。佛子。迦毗罗城有释迦女。名曰ˇ夷。汝诣彼问。云何菩萨游生死中教化众生。时善财童子。头面敬礼彼林天足。绕毕辞退

  ˇ于彼城。正念思惟增惟广明净菩萨受生自在法门。渐渐游行。至菩萨会庄严讲堂离忧妙德天所。尔时彼天。一万诸天以为眷属。来迎善财。白言。善来大智慧人。修不思议菩萨法门。以净直心满足大愿。广菩萨行ˇ正法城。究竟菩萨无量方便。我观仁者。勇猛精进。修菩萨道心无懈倦。威仪庠序诸根调伏。不久必当逮得无上清净庄严佛身口意。ˇ好严身。十力智慧庄严其心。游行十方教化众生。我观仁者。修行勇猛精进力故。必当得见三世诸佛。受诸如来一切法云。修习菩萨禅定法门寂灭之法。入于甚深如来法门。何以故。诣善知识亲近供养。正念思惟善知识教。无有退转疲倦之心。除灭障碍。降伏诸魔。无能坏者。令一切众生得欢喜故。善财答言如天所说。我愿如是。欲令一切众生欢喜。除灭烦恼诸不善法。具足善法得安隐乐。一切众生。以众恶业烦恼结故。入三恶道受无量苦。菩萨见已起忧悲心。譬如有人。唯有一子。爱念情重。忽有人来。割截其身肢节手足慈父见已悼恻悲念。菩萨若见众生造恶业缘烦恼结故入三恶道受无量苦。见如是已痛心悲念。亦复如是。菩萨若见众生具身口意诸善业故。生天人中受身心乐。见如是已欢乐无量。何以故。菩萨摩诃萨。不自为故求萨婆若。不贪生死五欲快乐。不随心ˇ诸见颠倒结使缠缚贪爱邪见。不着众生种种乐ˇ。不着禅味。不为结碍流转生死。菩萨但见诸有海中。一切众生受无量苦。发大悲愿而摄取之。常以大悲大愿力故。行菩萨行。供养诸佛求萨婆若。欲令众生远离烦恼。净佛世界。调伏一切恶心众生。悉令具足清净身心。行菩萨行而无疲倦。若有菩萨如是行者。悉能庄严一切众生。出生长养天人乐故。为父母皆令安立菩提心故。为养育。皆令究竟菩萨道故。为卫护。皆令远离三恶道故。为大船师。皆令得度生死海故。为归依。令舍诸魔烦恼怖故。为导师。皆令逮得清凉处故。为知济。皆令得度佛刹海故。为主藏臣。皆令得入法宝洲故。为净妙华。令开一切佛功德华故。为大光明。普放功德智慧光故。为欢喜。皆令端严胜殊妙故。为所尊。远离一切诸恶业故。为普贤具足一切诸功德故。为灯明。常放智慧净妙光故。为庆云。常雨一切甘露法故。天神。菩萨摩诃萨。如是行者。一切众生。悉皆爱念乐正法故。尔时善财。将升法堂。彼离忧妙德天与百万眷属。各各赍持妙ˇ华蟓及诸杂宝。散善财上。以偈颂曰

  无量无数劫  世灯或出ˇ

  普为众生故  正求佛菩提

  无量亿诸劫  难见难值遇

  功德日今出  照除世间ˇ

  见诸众生类  愚惑痴所覆

  广发大悲心  专求无师道

  清净正直心  不惜身寿命

  亲近善知识  专求佛菩提

  一切无所依  不着于世间

  离垢清净心  无碍如虚空

  行诸菩萨行  具满妙功德

  放大智慧光  普照一切世

  不离于世间  亦不着世间

  行世无障碍  如风游虚空

  譬如大灾起  一切无能灭

  勇猛精进火  求道亦如是

  勇猛大精进  一切莫能坏

  金刚慧师子  游行无所畏

  一切法海中  一切诸佛海

  亲近善知识  速见彼诸佛

  尔时离忧妙德天。偈赞叹已。恭敬法故俱升法堂。升法堂已。周遍推求彼释迦女。即见坐于宝莲华藏师子之座。八万四千众女围绕。皆是贵族王者之女。悉于过去彼菩萨所修行诸行。同彼菩萨一切善根。常以布施爱语摄取众生。求萨婆若利益一切。令诸众生同佛菩提。大悲为首。普念众生如一子ˇ。修习大慈普覆一切。过去已曾于菩萨所。修不思议胜妙智慧。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具足成满诸波罗蜜心无所著。直心智慧皆悉清净。求萨婆若。离障盖网。超出诸难。得净法身。行普贤行。长养菩萨一切诸力。成就圆满净智慧日。尔时善财。五体投地敬礼ˇ夷。礼已合掌于一面住。白言大圣。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萨云何行生死中而无所染。觉了一切诸法实ˇ。超出声闻缘觉之地。住如来地。而不舍离菩萨所行。修菩萨行。不离佛地。超出世间。法身圆满。应世受生。普ˇ种种诸方便身。知法无性。示ˇ一切众生之身。解甚深法。以妙音声。而为说法知众生空。而能不舍化诸世间。知一切佛不生不灭。而能供养心无退转。知无业报。而行善业无有休息。尔时ˇ夷。作如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能问诸菩萨摩诃萨所行之法。修习普贤诸行愿者。能如是问。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当承佛神力为汝解说。善男子。若有菩萨。成就十法。则能满足因陀罗网普智光明菩萨之行。何等为十。所谓依善知识。广发无量诸弘誓愿。修净胜妙。正直希望。集一切智功德。闻佛出世欢喜无量。心常乐住三世佛所。随顺一切诸大菩萨。悉为一切佛所护持。清净大悲远离生死。是为十法。若有菩萨。成就此法。则能满足因陀罗网普智光明菩萨之行。佛子。若诸菩萨。勇猛精进心无退转。出生修习佛无尽法。值善知识故。佛子。菩萨有十法。值善知识。何等为十。所谓不惜身命。不求世乐。知诸法ˇ。而不舍离一切智愿。观察法界。离三有海。无所依住。深入一切菩萨诸愿。普照一切诸佛世界。净修菩萨圆满智慧。是为十法值善知识。尔时ˇ夷。承佛神力观察十方。欲重明此义。以偈颂曰

  无谄于知识  智慧广无量

  专求佛菩提  利益诸众生

  恭敬善知识  其心如佛ˇ

  勇猛精进力  具因陀网行

  解脱心增广  其量均虚空

  摄取于三世  佛刹及众生

  直心如虚空  远离烦恼垢

  出生佛功德  是为身云行

  不思议智慧  积集功德海

  清净福业藏  不染于世间

  一切诸佛所  闻法无厌足

  智慧灯普照  是为照世行

  一念皆能诣  十方刹海佛

  闻法分别知  是为随顺行

  见佛眷属海  究竟三昧海

  满足诸大愿  是因陀网行

  未来劫修行  诸佛所护念

  普照诸世界  是为法光行

  大悲见众生  智日出世间

  法光除痴ˇ  是为智日行

  见诸趣众生  回流生死中

  为转净法轮  是为普贤行

  智慧身无量  随应而示ˇ

  普于一切趣  度脱诸群生

  发起大慈悲  普覆于一切

  遍照诸群生  令得佛菩提

  善男子。我已成就分别观察一切菩萨三昧海法门。善财白言。大圣。此法门者境界云何。答言。善男子。我入是法门。知此娑婆世界众生佛刹微尘等劫中。死此生彼。作善恶业受诸果报。在生死道出生死者。正定邪定及不定聚。有使善根。无使善根。具足善根。不具足善根。不善善根。善根摄不善根。不善根摄善根。善根所起。不善根所起。一切善恶皆悉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五十六》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