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淨名經集解關中疏》

「古逸部·疑似部」经文2777卷85页码:P0440
唐 道掖撰

  《淨名經集解關中疏》二 ▪第3页

  資聖寺沙門道液述

  ..续本经文上一页身散花欲以生論也

  花至諸菩薩即皆墮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墮二者有墮不墮。生曰。雖天力使然而招之身有在矣

  一切弟子神力去花不能令去 三去花也。肇曰將辯大小之殊故使花若此

  爾時天問舍利弗。何故去花 四問去花意 答曰 此法花不如法。是以去之 五答不如法。肇曰。香花著身非沙門法。是以去之。生曰。不如律法也

  天曰。勿謂此花為不如法。所以者何。是花無所分別。仁者自生分別相耳 此云彈呵文四。初明花無分別。二明如法不如法。三明菩薩不著。四二乘便著。此初也。什曰。花性本無二故無分別也。生曰。花性無實。豈有如法不如法之分別哉 肇曰。花豈有心於墮不墮乎。分別之想出自人者耳

  若於佛法出家有所分別為不如法。若無所分別是則如法 二明如法不如法。身子以犯戒為不如法。大士以分別持犯為不如法。生曰。若厭花理無好惡者乃合律之法耳

  觀諸菩薩花不著者已斷一切分別想故 三明菩薩離分別習故不著。不二法品明菩薩於漏無漏為無為等皆亡分別。入不二法門得無生忍意皆然也

  譬如人畏時非人得其便 四明小乘便著文三。此初喻也。生曰。恐畏之時情既怯弱故得便矣

  如是弟子畏生死故。色聲香味觸法得其便也 二合喻也。菩薩生死即涅槃故大悲無畏。小乘生死異涅槃故畏生死。又有分別故習氣不亡六塵得便也。生曰。苟惡之好得便矣

  已離畏者一切五欲無能為也 三結也。生曰。既已離惡正使。五情所欲陳列於前不復能使之好矣

  結習未盡花著身耳。結習盡者花不著也 此七結揀。生曰。向惡花去之。雖非結病然是其習矣。習尚投花著身而不可去。況有結乎

  舍利弗言。天止此室其已久如 此下二約理厭明即不即棟文三。初文字離不離。二煩惱斷不斷。三解脫證不證。此初問答解釋八重分別。此子身問也。肇曰。止淨名大乘之室久近妙辯若此乎

  答曰。我止此室如耆年解脫 二天答也。身子以執身止此室問。天以聞法故悟心止解脫答。肇曰。將明第一無久近之義。故以解脫為喻。解脫即無為解脫也

  舍利弗言。止此久耶 三身子喻未答意故重問也

  天曰。耆年解脫亦何如久 四天重答也。肇曰。逆問其所得令自悟也。耆年所得無為解脫寧可稱久乎

  舍利弗默然不答 五身子自思解脫無久近故默

  天曰。如何耆舊大智而默 六天問所以。肇曰。五百弟子仁者智慧第一。默然何耶

  答曰。解脫者無所言說。故吾於是不所知云 七身子已離三界惑得心解脫。永絕言教故言不知所云

  天曰。言說文字皆解脫相 八天辯不思議解脫即文字也。文三。此初標文字即解脫。肇曰。舍利弗以言文為失故默然無言。謂順真解未能語。默齋致觸物無礙故天說等解以曉其意

  所以者何。解脫者不內不外不在兩間。文字亦不內不外不在兩間。是故舍利弗。無離文字說解脫也 此二解釋所以。肇曰。法之所在極於三處。三處未文字解脫俱不可得。如何欲離可得文字別說解脫乎

  所以者何。一切諸法是解脫相 三明諸法等解。肇曰。萬法雖殊無非解相。豈文字之獨異也

  舍利弗言。不復以離婬怒癡為解脫乎 此下二明斷不斷別文二。初問也。肇曰。二乘結盡為解脫。聞上等解乖其本趣故致斯問

  天曰。佛為增上慢人。說離婬怒癡為解脫耳。若無增上慢者。佛說婬怒癡性即是解脫 二答也。增上慢者未得謂得也。身子據小乘所證非增上慢。自謂共佛同坐解脫床名增上慢也。既未悟縛脫平等故為說離縛為脫。若大士非增上慢者為說即縛性脫入不二門也

  舍利弗言善哉善哉。天女汝何所得以何為證辯乃如是 三明證不證別文二。此初問文也。肇曰。善其所說非已所及。故問得何道證何果辯乃如是乎

  天曰。我無得無證故辯如是 答文二。此初正答。二乘捨縛求脫故有得證。大士悟縛脫平等非縛非脫故無得無證。既智窮不二之門故辯無礙也

  所以者何。若有得有證者則於佛法為增上慢 二反斥。肇曰。若見己有得必見他不得。次於佛平等之法猶為增上慢人。能致無礙之辯乎

  舍利弗問天。汝於三乘為何志求 此下三約教明乘無乘別也。小乘有法執故有差別乘。大乘不二平等故無乘之乘。文二。此初問也。肇曰。上云。無得無證未知何乘故復問也

  天曰。以聲聞法化眾生故我為聲聞。以因緣法化眾生故我為辟支佛。以大悲法化眾生故我為大乘 二答文二。一總約化緣答。二別約今緣答。此初也。肇曰。大乘之道無乘之乘。為彼而乘吾何乘也。生曰。隨彼為之我無定也。又解法花方便說三意同此也

  舍利弗。如人入瞻萄林唯嗅瞻萄不嗅餘香。如是若入此室但聞佛功德之香不樂聲聞辟支佛功德香也 二此約今緣文四。一明今緣唯一。二所化樂大。三室無小法。四約室現法。此初也。肇曰。無乘不乘乃為大乘故以香林為喻。明淨名之室不離二乘之香。止此室者豈他嗅哉

  舍利弗。其有釋梵四天王諸天龍鬼神等入此室者。聞斯上人講說正法。皆樂佛功德之香發心而出 二明所化皆樂大也

  舍利弗。吾至此室十有二年。初不聞說聲聞辟支佛法。但聞菩薩大慈大悲不可思議諸佛之法 三明室無小法。肇曰。大乘之法皆不可思議。上問止室久近。欲生論端故答以解脫。今言實年以明所聞之不雜也。生曰。諸天龍神暫入此室尚無不發大意而出哉。況我久聞妙法乎。然則不能不為大非能為大矣

  舍利弗。此室常現八未曾有難得之法 此四明未曾有室。不說二乘之法也文三。標釋結。此初也

  何等為八。此室常以金色光照晝夜無異。不以日月所照為明。是為一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入者不為諸垢之所惱也。是為二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常有釋梵四天王他方菩薩來會不絕。是為三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常說六波羅蜜不退轉法。是為四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常作天人第一之樂絃出無量法化之聲。是為五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常有四大寶藏。眾寶積滿。周窮濟乏求得無盡。是為六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阿閦佛.寶德.寶炎.寶月.寶嚴難勝.師子響.一切利成。如是等十方諸佛。是上人念時。即皆為來廣說諸佛祕要法藏說已還去。是為七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一切諸天嚴飾宮殿諸佛淨土皆於中現。是為八未曾有難得之法 此不二列不思議事如文可見。大士所陳必有所表金色光照晝夜。不二表大乘寂照無生滅也。二諸垢不惱表真室之室入者無垢。三釋梵常會表無緣大悲常與物會。四常說不退表遊真寂路萬行無退。五法化之樂表住此理者言皆稱法。六四大寶藏表住寶藏慈濟無盡。七諸佛念來表佛理在心念之便至。八宮殿淨土表凡聖所居不離法性

  舍利弗。此室常現八未曾有難得之法。誰有見斯不思議事。而復樂於聲聞法乎 三結無小法也。肇曰。顯室奇特之事。以成香林之義也

  舍利弗。言汝何以不轉女身 此下第四就相明轉不轉異。小乘執相定有所轉。大乘相本無相故無所轉。此初也。問。肇曰。以無礙之智有礙之身而不轉捨何耶

  天曰。我從十二年來。求女人相了不可得。當何所轉 二答文三。一明不轉。二明轉。三明非轉非不轉。初中有四。一明無轉。二反問。三答。四呵彈。此初也。肇曰。止此室來所聞正法未覺女身異於男子。當何所轉。天悟女相。豈十二年而已乎。欲明此室純一等教無有雜聲故齊此為言耳

  譬如幻師化作幻女。若有人問何以不轉女身。是人為正問不 二反問

  舍利弗言。不也。幻無定相當何所轉 三答不可轉

  天曰。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無有定相。云何乃問不轉女身 四呵彈也 肇曰。萬物如幻。無有定相。誰好誰醜。而欲轉之乎

  即時天女以神通力。變舍利弗令如天女。天自化身如舍利弗。而問言。何以不轉女身

  二明轉而無轉也。文四。一問。二答。三解釋。四引證。此初明轉身而問也。肇曰。將成幻化無定之義故。現變而問令其自悟也

  舍利弗以天女像而答言。我今不知何轉而變為女身 二答也。肇曰。吾不知所以轉而為此身。如之何復欲轉之乎

  天曰。舍利弗。若能轉此女身。則一切女人亦當能轉。如舍利弗非女而現女身。一切女人亦復如是。雖現女身而非女也 三解釋。若身子自悟雖神通變女而實性非女。亦悟一切女人雖妄心變女而法性非女。又知。天女雖大悲現女而法身非女。若能悟女非女。一切女人亦復如是。名為轉也。肇曰。如舍利弗實非女而今現。是女像實非女也。界無定相類已可知矣

  是故佛說諸一切法非男非女 四引證可見

  即時天女還攝神力。舍利弗身還復如故。天問舍利弗。女身色相今何所在 三明非轉非不轉文四。初此問也。肇曰。將權女相之所在故復身而問也

  舍利弗言。女身色相無在無不在 二答也。肇曰。欲言其有在。今現無相欲言無在。向復有相幻化無定。莫知所在也

  天曰。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無在無不在 三天印許也

  夫無在無不在者佛所說也 四引證。肇曰。豈唯女相無在。諸法皆爾。稱佛說者以明理不可易

  舍利弗問天。汝於此沒當生何所 此五就報明生滅不生滅異。二乘業生故有生沒。菩薩法身故無生沒。文四。此初也。肇曰。既知現相之無在。又問當生之所在

  天曰。佛化所生吾如彼生 二答也 法身無生之生如幻化也

  曰。佛化所生非沒生也 三難也

  天曰。眾生猶然無沒生也 四順釋。肇曰。豈我知化物無非化也

  舍利弗問天。汝久如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六就修明得不得異。以小乘進修有斷有得。大乘無相無修無證無得文二。初問。二難無得前中文五。此初也。肇曰。身相沒生可如幻化。菩提真道必應有實。故問久如當成

  天曰。如舍利弗還為凡夫。我乃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二答。肇曰。取其必無也

  舍利弗言。我作凡夫無有是處 三非其言也。肇曰。聖人還為凡夫。何有是處

  天曰。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是處 四例也。肇曰。彼聖為凡夫。我成菩提。道無有一處也

  所以者何。菩提者無住處。是故無有菩薩得者 五釋。…

《淨名經集解關中疏二》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